精神病人刑事强制医疗程序性问题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9页 |
导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的概况 | 第11-15页 |
第一节 刑事强制医疗程序概述 | 第11-12页 |
一、 对精神病的界定 | 第11-12页 |
二、 强制医疗程序的概念 | 第12页 |
第二节 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的性质和特征 | 第12-15页 |
一、 强制医疗程序的性质 | 第12-13页 |
二、 强制医疗程序的特征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的立法沿革和立法价值 | 第15-22页 |
第一节 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的立法沿革 | 第15-18页 |
一、 外国强制医疗程序的历史沿革 | 第15-16页 |
二、 我国强制医疗程序的立法沿革 | 第16-18页 |
第二节 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的立法价值 | 第18-22页 |
一、 强制医疗有法可依 | 第18-19页 |
二、 约束权力、保障人权 | 第19-20页 |
三、 维护公共安全 | 第20页 |
四、 彰显司法公正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刑事强制医疗程序在适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22-33页 |
第一节 刑事强制医疗适用条件不细化 | 第22-24页 |
一、 对行为标准的界定 | 第22-24页 |
二、 对危险性标准的界定 | 第24页 |
第二节 刑事强制医疗程序规定不明确 | 第24-28页 |
一、 法律援助片面化 | 第24-25页 |
二、 检察机关决定期限僵化 | 第25页 |
三、 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估解除程序 | 第25-27页 |
四、 执行程序问题多 | 第27-28页 |
第三节 刑事强制医疗程序规定不合理 | 第28-30页 |
一、 启动主体略显局限 | 第28-29页 |
二、 救济途径不合理 | 第29-30页 |
第四节 刑事强制医疗监督程序存在盲区 | 第30-33页 |
一、 缺乏有力的监督手段 | 第30-32页 |
二、 对临时的约束性保护措施监督不力 | 第32-33页 |
第四章 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的完善建议 | 第33-45页 |
第一节 明确控辩平衡的启动程序 | 第33-36页 |
一、 适当调整强制医疗适用范围 | 第33-35页 |
二、 扩大启动主体范围 | 第35-36页 |
第二节 建立公正高效的审判程序 | 第36-39页 |
一、 确立听证式责任能力认定程序 | 第36-37页 |
二、 贯彻言词原则与强化多方参与 | 第37-38页 |
三、 采取多元化的证明标准 | 第38页 |
四、 正确处理法与医的关系 | 第38-39页 |
第三节 构建具体的评估解除程序 | 第39-42页 |
一、 确立定期医疗与不定期医疗结合机制 | 第40-41页 |
二、 建立社区康复机构 | 第41-42页 |
第四节 构建合理有效的救济和监督程序 | 第42-45页 |
一、 构建合理的救济程序 | 第42-43页 |
二、 落实有效的监督程序 | 第43-45页 |
(一)对审理和决定程序的监督 | 第43页 |
(二)对执行程序的监督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后记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