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土壤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黄河三角洲石油污染土壤的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0 引言第13-15页
1 绪论第15-35页
   ·土壤石油污染概况第15-16页
   ·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研究进展第16-26页
     ·石油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第16-18页
     ·石油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第18-21页
     ·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第21-23页
     ·土壤中石油污染物降解的影响因素第23-25页
     ·石油污染生物修复技术的建立与应用第25-26页
   ·黄河三角洲污染治理的重要性第26-30页
     ·黄河三角洲的优势及潜力第26-27页
     ·黄河三角洲土壤石油污染现状第27-29页
     ·黄河三角洲石油污染土壤修复研究概况第29-30页
   ·本研究的必要性第30-35页
     ·科学问题第30-31页
     ·研究假说第31页
     ·技术路线第31-32页
     ·研究目标第32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32-35页
2 堆制对土壤中石油烃降解的室内模拟研究第35-46页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36-39页
     ·材料第36页
     ·试验方法第36-39页
     ·数据分析第39页
   ·结果与讨论第39-45页
     ·不同堆料添加量对堆制过程中石油烃降解效率的影响第39-41页
     ·堆体温度的变化第41-42页
     ·堆制过程中土壤pH 的变化第42页
     ·微生物数量对堆制过程中土壤石油烃降解的影响第42-44页
     ·微生物活性对堆制过程中土壤石油烃降解的影响第44-45页
   ·小结第45-46页
3 堆制技术对石油污染土壤的现场修复第46-67页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46-52页
     ·材料第46-47页
     ·试验方法第47-50页
     ·数据分析第50-52页
   ·结果与讨论第52-66页
     ·堆制过程中土壤石油烃的降解第52-54页
     ·堆制土壤中石油烃降解菌数量的变化第54-57页
     ·堆制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变化第57-62页
     ·堆制土壤pH 的变化第62-64页
     ·堆制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变化第64-66页
   ·小结第66-67页
4 堆制土壤中石油烃根际降解的盆栽试验第67-90页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67-69页
     ·材料第67-68页
     ·试验方法第68-69页
     ·数据分析第69页
   ·结果与讨论第69-89页
     ·土壤中石油烃的降解第69-71页
     ·植株生长及根系形态第71-75页
     ·石油烃降解菌数量第75-77页
     ·微生物代谢活性第77-82页
     ·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第82-86页
     ·植物根际pH第86-89页
   ·小结第89-90页
5 土壤中石油烃根际降解的野外现场修复试验第90-115页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91-94页
     ·材料第91-92页
     ·试验方法第92-93页
     ·数据分析第93-94页
   ·结果与讨论第94-113页
     ·土壤石油烃的根际降解第94-96页
     ·植株生物量和根系形态对石油烃降解的影响第96-97页
     ·根际微生物数量和活性对石油烃降解的影响第97-101页
     ·根际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变化第101-111页
     ·根际土壤微孔结构的变化第111-113页
   ·小结第113-115页
6 结论和展望第115-118页
   ·结论第115-117页
   ·创新性第117页
   ·研究展望第117-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30页
致谢第130-131页
个人简历第131页
在研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第131-132页

论文共1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有机污染型河口潮滩的修复技术研究
下一篇:水源型水库富营养化预测与控制技术研究--以青岛产芝水库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