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及发展研究

中文摘要第2-5页
英文摘要第5页
1 引言第12-17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4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4页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第14-15页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第15-16页
        1.4.1 论文的创新第15页
        1.4.2 论文的不足之处第15-16页
    1.5 重要概念界定第16-17页
        1.5.1 证券投资基金的含义第16页
        1.5.2 证券投资基金绩效的含义第16-17页
2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及市场环境第17-32页
    2.1 证券投资基金产生发展的一般社会经济条件第17-18页
    2.2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分析第18-28页
        2.2.1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及分配体制变化分析第18-20页
        2.2.2 我国居民储蓄发展及金融资产结构分析第20-23页
        2.2.3 居民利率敏感性及风险取态分析第23-24页
        2.2.4 我国经济证券化发展分析第24-27页
        2.2.5 我国机构资产增值需求分析第27-28页
    2.3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所处内外市场环境分析第28-32页
        2.3.1 组合投资环境分析第29页
        2.3.2 市场风险分析第29-30页
        2.3.3 投资环境分析第30页
        2.3.4 法律环境分析第30-31页
        2.3.5 开放环境分析第31-32页
3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对证券市场影响效应研究第32-46页
    3.1 证券投资基金对证券市场正面影响效应理论分析第32-33页
    3.2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对证券市场影响实证研究第33-43页
        3.2.1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对股市稳定性影响实证研究第34-40页
        3.2.2 证券投资基金影响股市稳定性的原因分析第40-42页
        3.2.3 证券投资基金与证券市场发展的协调性要求第42-43页
    3.3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市场定位第43-46页
        3.3.1 证券投资基金基本定位第44页
        3.3.2 证券投资基金与其它机构投资者的协调性定位第44页
        3.3.3 证券投资基金积极股东角色定位第44-46页
4 证券投资基金对商业银行影响效应研究第46-57页
    4.1 证券投资基金对商业银行业务创新影响研究第46-47页
    4.2 证券投资基金对商业银行及金融稳定的冲击研究第47-54页
        4.2.1 我国金融资产结构分析第47-48页
        4.2.2 基金发展对储蓄分流的影响效应分析第48-50页
        4.2.3 储蓄分流的负面效应分析第50-52页
        4.2.4 我国银行体系的脆弱性分析第52-53页
        4.2.5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不发达使储蓄分流受限第53-54页
    4.3 亚洲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及对我国的启示第54-56页
    4.4 政策建议第56-57页
5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绩效研究第57-80页
    5.1 西方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估模型第57-61页
    5.2 业绩评估模型评析及我国基金业绩评价方法确立第61-63页
    5.3 周净值收益率统计分析第63-67页
        5.3.1 样本及时期第63页
        5.3.2 指标第63页
        5.3.3 基金周净值收益率统计描述第63-67页
    5.4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净值增长能力及相关因素分析第67-71页
        5.4.1 研究样本及数据来源第67-68页
        5.4.2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净值增长能力实证分析第68-71页
        5.4.3 结论及分析第71页
    5.5 证券投资基金净值增长能力持续性研究第71-74页
        5.5.1 净值增长能力持续性的实证研究第72-74页
        5.5.2 结论及分析第74页
    5.6 基金相对于市场的业绩持续性研究第74-75页
        5.6.1 研究方法、样本及期间第74-75页
        5.6.2 实证结果及分析第75页
    5.7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全面评价研究第75-80页
        5.7.1 建立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全面评价体系应遵循的原则第76页
        5.7.2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全面评价体系框架第76-80页
6 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的信息传递效应研究第80-93页
    6.1 封闭式基金折价的理论解释第80-83页
        6.1.1 封闭式基金折价的一般解释第80-81页
        6.1.2 投资者情绪模型和噪声交易者模型第81-83页
    6.2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折价对收益率预测效应的实证研究第83-87页
        6.2.1 投资者情绪假说的实证研究第83-85页
        6.2.2 证券投资基金折价对收益率的预测效应第85-87页
    6.3 证券投资基金平均折价水平对市场趋势的预测作用第87-91页
        6.3.1 单位根检验第88页
        6.3.2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第88-89页
        6.3.3 方差分解第89页
        6.3.4 协整关系检验第89-91页
    6.4 小结第91-93页
7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激励约束机制绩效研究第93-109页
    7.1 证券投资基金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第93-94页
    7.2 加长了的委托—代理链条的制度绩效分析第94-95页
    7.3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激励约束机制绩效实证研究第95-98页
        7.3.1 实证研究假设第95页
        7.3.2 样本选择第95-96页
        7.3.3 指标及数据来源第96页
        7.3.4 变量和模型设定第96-97页
        7.3.5 实证结果及分析第97页
        7.3.6 实证结果及分析第97-98页
        7.3.7 结论第98页
    7.4 激励约束机制缺乏的根源分析及相应的改进措施第98-105页
        7.4.1 管理费设计分析第98-101页
        7.4.2 业绩评价影响分析第101-102页
        7.4.3 制度安排影响分析第102-105页
    7.5 提高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激励约束机制绩效的相关路径选择第105-109页
        7.5.1 发展公司型基金第105-107页
        7.5.2 强化证券投资基金独立董事制度第107页
        7.5.3 强化托管人与管理人的相互监督第107-109页
8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品种与风格发展绩效研究第109-131页
    8.1 证券投资基金品种与风格发展及创新的国际趋势分析第109-110页
    8.2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品种与风格发展绩效实证研究第110-123页
        8.2.1 文献综述第111-112页
        8.2.2 实证分析第112-122页
        8.2.3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品种单一、风格雷同的原因剖析第122-123页
    8.3 我国基金可行的品种和风格创新研究第123-131页
        8.3.1 发展和创新行业基金第124-125页
        8.3.2 开发债券基金品种第125-128页
        8.3.3 发展我国的货币市场基金第128-131页
9 政府管理对基金绩效及发展影响研究第131-149页
    9.1 新股配售政策对基金业绩及市场的影响效应研究第131-134页
        9.1.1 新股配售政策对基金业绩影响分析第132页
        9.1.2 新股配售对基金发展的束缚分析第132-134页
    9.2 新股配售政策对基金投资者行为影响的分析第134-139页
        9.2.1 样本及研究期间第134页
        9.2.2 研究目的第134页
        9.2.3 研究方法第134-135页
        9.2.4 指标第135页
        9.2.5 实证分析结果第135-138页
        9.2.6 结论第138页
        9.2.7 对结论的解释第138-139页
    9.3 申购新股无上限政策对基金及市场的影响第139-142页
        9.3.1 政策的正面效应第139-140页
        9.3.2 政策的负面效应第140-142页
    9.4 国债投资比例限制影响分析第142-147页
        9.4.1 实证分析过程及结果第143-144页
        9.4.2 分析及结论第144-146页
        9.4.3 政策的局限性及调整策略第146-147页
    9.5 基金扩容中的政策影响效应第147-148页
    9.6 政府对证券投资基金管理的政策建议第148-149页
10 提高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的策略选择第149-163页
    10.1 开放式基金发展研究第149-157页
        10.1.1 开放式基金的效率优势研究第149-150页
        10.1.2 我国发展开放式基金的必要性第150-151页
        10.1.3 开放式基金发展的市场条件分析第151-153页
        10.1.4 我国目前开放式基金发展中的制度安排第153-154页
        10.1.5 发展开放式基金的路径选择第154-157页
    10.2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对外开放研究第157-163页
        10.2.1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分析第157-159页
        10.2.2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对外开放的策略选择第159-162页
        10.2.3 我国基金业对外开放应坚持的几个原则第162-163页
参考文献第163-168页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第168-169页
致谢第169页

论文共1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速动车轮对滚动振动试验系统研究与设计
下一篇:基于多元因素预判的高速公路可变限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