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婚恋广告的性别形象传播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14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9页 |
(二)研究问题 | 第9-11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当代中国婚恋广告 | 第11页 |
2.婚恋广告与性别传播 | 第11-13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一、当代中国婚恋广告的性别形象传播环境 | 第14-19页 |
(一)女性主义崛起与性别关系的重塑 | 第14-15页 |
(二)消费社会来临与性别角色的营销 | 第15-17页 |
(三)媒介生态革新与性别话语的偏向 | 第17-19页 |
二、当代中国婚恋广告的性别形象传播结构 | 第19-34页 |
(一)性别形象传播的主体 | 第20-21页 |
(二)性别形象传播的客体形象建构 | 第21-30页 |
1.偏被动传播的客体形象建构 | 第23-28页 |
2.偏主动传播的客体形象建构 | 第28-30页 |
(三)性别形象传播的特征 | 第30-34页 |
1.传播受众的互动参与 | 第30-31页 |
2.传播内容的单一呈现 | 第31-32页 |
3.传播场景的网络化发展 | 第32页 |
4.传播话语的消费型导向 | 第32-34页 |
三、当代中国婚恋广告的性别形象传播影响 | 第34-40页 |
(一)性别空间的扩张 | 第34-36页 |
1.性别需求的释放 | 第34-35页 |
2.性别信息的骤增 | 第35-36页 |
(二)性别认知的趋同 | 第36-38页 |
1.女性认知——粉 | 第36-37页 |
2.男性认知——蓝 | 第37-38页 |
(三)婚恋观念的新变 | 第38页 |
(四)家庭结构的改装 | 第38-40页 |
四、当代中国婚恋广告的性别形象传播批判 | 第40-46页 |
(一)性别形象传播的困境 | 第40-42页 |
1.非平衡的传播主体 | 第40-41页 |
2.被制造的边缘群体 | 第41-42页 |
3.隐私泄露与监管缺位 | 第42页 |
(二)性别形象传播的展望 | 第42-46页 |
1.自由和谐的两性关系 | 第43页 |
2.可预见的性别多元 | 第43-44页 |
3.积极自律的性别传播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后记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