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联网在公交车运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技术现状 | 第11-13页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2章 公交客车智能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 | 第14-24页 |
2.1 客户总体功能分析 | 第14-15页 |
2.2 机务管理 | 第15-17页 |
2.2.1 故障监控 | 第15-16页 |
2.2.2 能耗管理 | 第16页 |
2.2.3 维护管理 | 第16-17页 |
2.3 运务管理 | 第17-20页 |
2.3.1 车辆调度管理 | 第17-18页 |
2.3.2 客流统计管理 | 第18页 |
2.3.3 乘客服务管理 | 第18-20页 |
2.3.4 决策支持管理 | 第20页 |
2.4 车队管理 | 第20-21页 |
2.4.1 安全管理 | 第20-21页 |
2.4.2 实时监控 | 第21页 |
2.4.3 油耗管理 | 第21页 |
2.5 系统管理 | 第21页 |
2.6 小结 | 第21-24页 |
第3章 信息采集子系统设计 | 第24-34页 |
3.1 信息采集系统设计 | 第24页 |
3.2 CAN总线框架设计 | 第24-25页 |
3.3 CAN总线原理设计 | 第25-30页 |
3.3.1 配电原理图 | 第25-26页 |
3.3.2 灯光模块原理设计 | 第26-28页 |
3.3.3 车身模块 | 第28-29页 |
3.3.4 底盘模块 | 第29-30页 |
3.3.5 发动机模块 | 第30页 |
3.3.6 后处理模块 | 第30页 |
3.4 CAN总线逻辑设计 | 第30-32页 |
3.5 小结 | 第32-34页 |
第4章 无线传输子系统设计 | 第34-40页 |
4.1 无线传输子系统设计 | 第34-35页 |
4.1.1 通讯功能 | 第34页 |
4.1.2 存储功能 | 第34页 |
4.1.3 报警联动功能 | 第34-35页 |
4.1.4 卫星定位功能 | 第35页 |
4.1.5 其他功能 | 第35页 |
4.2 无线传输子系统硬件选择 | 第35-39页 |
4.3 小结 | 第39-40页 |
第5章 后台监控子系统设计 | 第40-48页 |
5.1 后台监控子系统建设原则 | 第40-41页 |
5.2 后台监控子系统硬件选型 | 第41-42页 |
5.3 系统软件选型 | 第42-43页 |
5.4 人机界面设计 | 第43-46页 |
5.4.1 人机界面要考虑如下原则 | 第43页 |
5.4.2 人机界面的设计 | 第43-46页 |
5.5 小结 | 第46-48页 |
第6章 公交客车智能管理系统功能实现 | 第48-64页 |
6.1 机务管理功能实现方案 | 第48-52页 |
6.1.1 故障监控实现方案 | 第48-49页 |
6.1.2 能耗管理监控方案 | 第49-50页 |
6.1.3 维护管理 | 第50-52页 |
6.2 运务管理 | 第52-55页 |
6.2.1 车辆调度管理 | 第52-53页 |
6.2.2 客流流量统计管理 | 第53-54页 |
6.2.3 乘客服务管理 | 第54页 |
6.2.4 决策支持管理 | 第54-55页 |
6.3 车队管理 | 第55-59页 |
6.3.1 安全管理 | 第55-57页 |
6.3.2 实时监控 | 第57-58页 |
6.3.3 油耗管理 | 第58-59页 |
6.4 系统管理 | 第59-61页 |
6.4.1 登记管理 | 第59页 |
6.4.2 后台管理 | 第59-61页 |
6.4.3 数据库管理 | 第61页 |
6.5 小结 | 第61-64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附录 CAN总线逻辑定义表 | 第70-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