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保护管理论文--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论文--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论文

哈尔滨市建设用地对城市碳排放量影响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6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1-12页
        1.2.1 研究目的第11页
        1.2.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第12-19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6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6-19页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析第19页
    1.4 相关概念诠释与界定第19-23页
        1.4.1 寒地城市第19-20页
        1.4.2 低碳城市规划第20页
        1.4.3 碳排放第20-21页
        1.4.4 碳排放量测算第21-23页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3-24页
        1.5.1 研究内容第23页
        1.5.2 研究方法第23-24页
    1.6 研究框架第24-26页
第2章 相关研究基础第26-43页
    2.1 相关理论基础第26-28页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6-27页
        2.1.2 脱钩理论第27页
        2.1.3 碳足迹理论第27-28页
    2.2 碳排放测算方法第28-31页
    2.3 城市碳排放影响要素第31-33页
        2.3.1 主要影响因素分类第31-33页
        2.3.2 城市建设用地与碳排放第33页
    2.4 碳排放与低碳城市发展第33-40页
        2.4.1 城市化的碳排放效应第33-34页
        2.4.2 我国城市碳排放现状第34-36页
        2.4.3 城市节能减排与低碳发展目标第36-38页
        2.4.4 现状低碳指标体系评述第38-40页
    2.5 寒地气候与城市碳排放第40-42页
        2.5.1 寒地城市低碳化发展的必要性第40-41页
        2.5.2 寒地气候影响碳排放的关键因素第41-42页
    2.6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3章 哈尔滨市建设用地与碳排放现状分析第43-71页
    3.1 基本情况概述第43-45页
        3.1.1 哈尔滨市基本情况第43-45页
        3.1.2 研究范围界定第45页
    3.2 城市用地现状特征分析第45-50页
        3.2.1 土地利用现状第46页
        3.2.2 建设用地规模特征第46-47页
        3.2.3 建设用地构成特征第47-50页
    3.3 城市碳排放总量计算与分析第50-56页
        3.3.1 总量估算方法第50-51页
        3.3.2 数据选取与计算依据第51-53页
        3.3.3 总量计算结果及分析第53-56页
    3.4 主要来源碳排放分类计算第56-61页
        3.4.1 碳排放主要来源第56-61页
        3.4.2 绿地碳汇第61页
    3.5 城市碳排放现状分析第61-70页
        3.5.1 主要来源碳排放清单第61-65页
        3.5.2 碳排放构成特征分析第65-69页
        3.5.3 碳排放强度增长分析第69-70页
    3.6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4章 哈尔滨市建设用地对碳排放影响分析第71-94页
    4.1 城市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第71-74页
        4.1.1 各领域碳排放现状问题总结第71-72页
        4.1.2 哈尔滨市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第72-74页
    4.2 用地规模对碳排放影响分析第74-79页
        4.2.1 用地规模与城市碳排放总量第74-76页
        4.2.2 用地规模与城市各领域碳排放量第76-79页
    4.3 用地构成对碳排放影响分析第79-90页
        4.3.1 用地构成与城市碳排放总量第79-83页
        4.3.2 用地构成与各领域碳排放量相关性分析第83-87页
        4.3.3 用地构成与城市各领域碳排放量回归分析第87-89页
        4.3.4 绿地与碳汇总量第89-90页
    4.4 碳排放影响规律总结分析第90-93页
        4.4.1 影响关系规律总结第90-92页
        4.4.2 规划启示第92-93页
    4.5 本章小结第93-94页
结论第94-96页
参考文献第96-101页
附录 1:各类能源碳排放系数第101-102页
附录 2: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第102-103页
附录 3:哈尔滨市碳排放量计算基础统计资料第103-10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5-107页
致谢第107页

论文共1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GC-1α过表达对PD模型细胞的线粒体和在体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影响
下一篇:二战后德国国家文艺政策与德国美学理论内在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