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3页 |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0页 |
|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 | 第10-11页 |
| 1.2.1 研究问题 | 第10-11页 |
| 1.2.2 研究假设 | 第11页 |
| 1.3 论文结构 | 第11-13页 |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研究理论基础 | 第13-17页 |
| 2.1 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 2.1.1 情境 | 第13页 |
| 2.1.2 情境教学 | 第13页 |
| 2.1.3 物理情境导学模式 | 第13-14页 |
| 2.1.4 物理情境的类型 | 第14-15页 |
| 2.2 研究理论基础 | 第15-17页 |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17-27页 |
| 3.1 研究思想 | 第17-18页 |
| 3.2 研究对象 | 第18页 |
| 3.3 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 第18-20页 |
| 3.3.1 研究过程 | 第18-19页 |
| 3.3.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 3.4 研究工具 | 第20-27页 |
| 3.4.1 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指标体系及其调查方法 | 第20-22页 |
| 3.4.2 学生幸福感的指标体系及其调查方法 | 第22页 |
| 3.4.3 学生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指标体系及其调查方法 | 第22-23页 |
| 3.4.4 学生对于情境导学模式的认可程度调查方法 | 第23-27页 |
| 第四章 研究的发现 | 第27-47页 |
| 4.1 情境导学模式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具有可行性并显示出优势 | 第27-33页 |
| 4.2 情境导学模式的实施效果分析 | 第33-47页 |
| 4.2.1 成绩分析 | 第34-35页 |
| 4.2.2 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效果分析 | 第35-38页 |
| 4.2.3 学生物理学习幸福感的效果分析 | 第38-41页 |
| 4.2.4 学生对情境导学模式的认可程度分析 | 第41-43页 |
| 4.2.5 学生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效果分析 | 第43-47页 |
| 第五章 研究的结论与展望 | 第47-49页 |
| 5.1 研究的结论 | 第47-48页 |
| 5.2 研究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第48-49页 |
| 5.2.1 研究的不足 | 第48页 |
| 5.2.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 附录 | 第51-61页 |
| 附录A 初中生物理学习兴趣调查问卷 | 第51-55页 |
| 附录B 初中生物理学习幸福感调查问卷 | 第55-57页 |
| 附录C 初中生物理自我效能感调查问卷 | 第57-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