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过度自信的风险投资现金流权配置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0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8页 |
1.2.1 国内外对双边道德风险的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2 国内外对现金流权配置的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2.3 国内外对过度自信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3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第20-33页 |
2.1 风险投资 | 第20-25页 |
2.1.1 风险投资定义及特征 | 第20-22页 |
2.1.2 风险投资的主体 | 第22-23页 |
2.1.3 风险投资的运作过程和机理 | 第23-25页 |
2.1.4 风险投资的功能 | 第25页 |
2.2 双边道德风险 | 第25-30页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6-27页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7-28页 |
2.2.3 不完全契约理论 | 第28-29页 |
2.2.4 违约行为及监督机制 | 第29-30页 |
2.3 过度自信 | 第30-33页 |
2.3.1 过度自信的定义和表现 | 第30-31页 |
2.3.2 过度自信的度量及数学描述 | 第31-33页 |
第三章 引入过度自信的现金流权配置研究 | 第33-43页 |
3.1 一般情形下现金流权的配置 | 第33-37页 |
3.1.1 模型基本假设 | 第33-34页 |
3.1.2 普通股契约情形 | 第34-35页 |
3.1.3 可转换债券契约情形 | 第35-37页 |
3.2 引入过度自信的现金流权配置模型 | 第37-41页 |
3.2.1 模型基本假设 | 第37页 |
3.2.2 普通股契约情形 | 第37-38页 |
3.2.3 可转换债券契约情形 | 第38-4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四章 引入过度自信和监督机制的现金流权配置研究 | 第43-54页 |
4.1 模型的基本假设 | 第44-46页 |
4.2 模型的构建 | 第46-51页 |
4.2.1 普通股契约模型 | 第46-48页 |
4.2.2 可转换债券契约模型 | 第48-51页 |
4.3 过度自信与监督机制的相互作用 | 第51-53页 |
4.3.1 普通股契约 | 第51-52页 |
4.3.2 可转换债券契约 | 第52-5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4-57页 |
5.1 总结 | 第54-55页 |
5.2 展望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作者简介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