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教师、班主任论文

小学教师学校幸福感调查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1-18页
    一、研究背景第11页
    二、研究意义第11-12页
        (一)理论意义第11-12页
        (二)实践意义第12页
    三、概念界定第12-13页
        (一)幸福感第12页
        (二)学校幸福感第12-13页
            1.学校满意度第12页
            2.在校正性情感第12-13页
            3.在校负性情感第13页
        (三)教师职业幸福感第13页
        (四)小学教师学校幸福感第13页
    四、研究综述第13-17页
        (一)国外对学校幸福感的研究第13-15页
        (二)国内对学校幸福感的研究第15-17页
    五、研究方法第17-18页
        (一)文献研究法第17页
        (二)问卷调查法第17-18页
第一章 小学教师学校幸福感现状调查与分析第18-22页
    一、研究过程第18页
        (一)研究工具第18页
        (二)研究对象第18页
        (三)调查过程第18页
    二、调查结果第18-22页
        (一)总体状况第18-19页
        (二)是否班主任差异第19页
        (三)任教学科差异第19页
        (四)优秀情况差异第19-20页
        (五)自评性格差异第20页
        (六)每周授课课时差异第20-22页
第二章 小学教师学校幸福感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2-26页
    一、班主任学校幸福感低的原因分析第22-23页
        (一)工作对象的复杂性第22页
        (二)工作时间的持久性第22页
        (三)工作任务的繁重性第22-23页
        (四)工作回报的不平衡性第23页
    二、主科教师学校幸福感低的原因分析第23-24页
        (一)教学任务多第23页
        (二)兼职任务多第23-24页
    三、从未被评为优秀的教师学校幸福感低的原因分析第24页
        (一)工作得不到认可第24页
        (二)自我价值得不到实现第24页
        (三)工作积极性和参与度不高第24页
    四、性格内向的教师学校幸福感低的原因分析第24-25页
        (一)人际关系不协调第24页
        (二)展示机会较少第24-25页
        (三)正性情感较少第25页
    五、每周授课时数多的教师学校幸福感低的原因分析第25-26页
        (一)工作压力大第25页
        (二)与同事交流少第25页
        (三)不易出成绩第25-26页
第三章 提高小学教师学校幸福感的对策第26-33页
    一、提高班主任学校幸福感的对策第26-27页
        (一)班主任提高自己的工作协调能力第26页
        (二)班主任增强自己的预见性第26页
        (三)学校合理分配班主任的工作任务第26页
        (四)学校应加强班主任专业化培训第26-27页
    二、提高主科教师学校幸福感的对策第27-28页
        (一)学校应增加主科教师编制第27页
        (二)加强主科教师专业引领第27-28页
        (三)回归教师职业角色的本真第28页
    三、提高从未被评为优秀教师学校幸福感的对策第28-30页
        (一)教师应不断学习,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第28-29页
        (二)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第29页
        (三)给予每位教师评优秀的机会第29-30页
    四、提高性格内向教师学校幸福感的对策第30-31页
        (一)改善人际关系第30页
        (二)保持积极心态第30页
        (三)提供心理关怀第30-31页
    五、提高每周授课时数多的教师学校幸福感的对策第31页
        (一)科学核定授课课时第31页
        (二)加强同事交流合作第31页
    六、学校应努力营造幸福学校的氛围第31-33页
        (一)建设优美校园环境第31-32页
        (二)实行科学民主管理第32页
        (三)打造幸福教师团队第32-33页
结语第33-34页
参考文献第34-37页
附录A第37-38页
致谢第38-39页
作者简历第39页

论文共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甘蓝型油菜株高、第一分枝高度和分枝数的QTL定位以及株高候选基因的克隆
下一篇:甘蓝型油菜花和种子特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及启动子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