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机器辅助技术论文

基于立体重构的工程制图作业智能批改技术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4-20页
    1.1《工程制图》课程简介第14页
    1.2 研究工程制图作业自动批改技术的必要性第14-15页
    1.3 工程制图作业自动批改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6页
    1.4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16-17页
        1.4.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第16页
        1.4.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6-17页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论文结构第17-18页
        1.5.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7-18页
        1.5.2 论文结构第18页
    1.6 本章小结第18-20页
第2章 工程制图作业平台的选择及其相关知识介绍第20-30页
    2.1 工程制图作业平台的选择第20页
    2.2 AutoCAD图形文件格式介绍第20-24页
        2.2.1 DWG文件第20-21页
        2.2.2 ACIS简介及SAT文件第21-24页
    2.3 AutoCAD二次开发介绍第24-28页
        2.3.1 AutoCAD二次开发工具概述第25-26页
        2.3.2 AutoCAD.NET二次开发简介第26-28页
    2.4 本章小结第28-30页
第3章 基于工程三视图的立体重构技术第30-48页
    3.1 立体重构的理论基础第30-35页
        3.1.1 投影原理与三视图第30-31页
        3.1.2 三维形体的表达方式第31-32页
        3.1.3 立体重构方法第32-35页
    3.2 视图预处理第35-39页
        3.2.1 视图划分第35-36页
        3.2.2 视图坐标变换第36-39页
    3.3 三视图的立体重构第39-46页
        3.3.1 搜索封闭环第39-40页
        3.3.2 筛选特征视图第40-43页
        3.3.3 构造基本形体第43-45页
        3.3.4 构建三维形体第45-46页
    3.4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4章 工程制图作业智能批改技术研究第48-56页
    4.1 三维图形数据信息提取第48-51页
        4.1.1 图形文件格式转换第48页
        4.1.2 图形数据信息分析第48-50页
        4.1.3 图形数据信息提取第50-51页
    4.2 三维图形数据信息录入数据库第51-53页
        4.2.1 数据库结构设计第51-52页
        4.2.2 图形数据信息自动录入数据库第52-53页
    4.3 基于立体重构的工程制图作业智能批改第53-55页
        4.3.1 批改原理第53页
        4.3.2 批改流程第53-54页
        4.3.3 批改细则第54-55页
    4.4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5章 基于立体重构的工程制图作业智能批改技术的实现第56-68页
    5.1 开发平台的选择第56-57页
    5.2 开发工具的选择第57页
        5.2.1 Visual Basic.NET第57页
        5.2.2 Access数据库第57页
    5.3 Microsoft Visual Studio与其它应用程序的交互第57-60页
        5.3.1 Microsoft Visual Studio与AutoCAD的交互第57-58页
        5.3.2 Visual Basic.NET开发AutoCAD应用程序第58-59页
        5.3.3 Microsoft Visual Studio与Access数据库的交互第59-60页
    5.4 工程制图作业智能批改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第60-66页
        5.4.1 答案生成模块设计第60-63页
        5.4.2 答案录入模块设计第63页
        5.4.3 答案查看模块设计第63-64页
        5.4.4 自动批改模块设计第64-66页
        5.4.5 批改详细模块设计第66页
    5.5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68-70页
    6.1 本文工作总结第68-69页
    6.2 未来工作展望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4-76页
致谢第76-78页
个人简历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信贷资产证券化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影响
下一篇:微波合成新型光催化材料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