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20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8-10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8-9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6-19页 |
一、本文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 第19-20页 |
一、本文的创新 | 第19页 |
二、本文的不足 | 第19-20页 |
第二章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理论基础 | 第20-34页 |
第一节 信贷资产证券化基础知识 | 第20-29页 |
一、信贷资产证券化概念 | 第20-21页 |
二、可证券化信贷资产的种类 | 第21-24页 |
三、信贷资产证券化参与主体 | 第24-27页 |
四、信贷资产证券化运作流程 | 第27-29页 |
第二节 信贷资产证券化在世界上的发展现状 | 第29-34页 |
一、国际现状分析 | 第29-31页 |
二、国内现状分析 | 第31-34页 |
第三章 信贷资产证券化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影响 | 第34-42页 |
第一节 资本充足率的概述 | 第34-38页 |
一、资本充足率的概念 | 第34-35页 |
二、资本充足率的监管 | 第35-38页 |
第二节 信贷资产证券化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影响 | 第38-42页 |
一、信贷资产证券化作用于资本充足率的理论——监管套利理论 | 第38页 |
二、信贷资产证券化作用于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前提条件 | 第38-39页 |
三、信贷资产证券化影响资本充足率的途径 | 第39-42页 |
第四章 实证分析 | 第42-52页 |
第一节 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 第42-43页 |
一、指标选取 | 第42-43页 |
二、数据来源 | 第43页 |
第二节 实证分析 | 第43-50页 |
一、单位根检验 | 第43-45页 |
二、模型选取 | 第45-46页 |
三、模型检验 | 第46-50页 |
第三节 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50-52页 |
一、实证结果 | 第50页 |
二、实证结果分析 | 第50-52页 |
第五章 结论及对策建议 | 第52-55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52页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第52-55页 |
一、扩大不良贷款证券化业务规模 | 第53页 |
二、减少优良贷款证券化的规模 | 第53-54页 |
三、加大监管力度 | 第54页 |
四、扩大投资者范围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