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3-17页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1.1.1 研究的目的 | 第13-14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4页 |
1.2 国内外网络商品交易监管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1 国内网络商品交易监管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2 国外网络商品交易监管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6-17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2章 网络商品交易及监管的概述 | 第17-22页 |
2.1 网络商品交易概述 | 第17-20页 |
2.1.1 网络商品交易的定义和分类 | 第17页 |
2.1.2 网络商品交易的相关概念 | 第17-18页 |
2.1.3 网络商品交易的特点 | 第18-19页 |
2.1.4 网络商品交易与传统交易的共性 | 第19页 |
2.1.5 我国网络商品交易的现状 | 第19-20页 |
2.2 网络商品交易监管 | 第20-22页 |
2.2.1 网络商品交易监管的基本定义和特点 | 第20页 |
2.2.2 网络商品交易和传统商品交易监管模式的比较 | 第20-22页 |
第3章 我国网络商品交易监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2-34页 |
3.1 我国网络商品交易监管现状 | 第22-24页 |
3.1.1 我国网络商品交易监管体系现状 | 第22页 |
3.1.2 我国网络商品交易监管法律制度现状 | 第22-23页 |
3.1.3 我国网络市场信用监管发展现状 | 第23页 |
3.1.4 我国网络交易消费者权益保护现状 | 第23-24页 |
3.1.5 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监管现状 | 第24页 |
3.2 我国网络商品交易监管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第24-34页 |
3.2.1 网络交易监管法律法规亟待完善 | 第24-25页 |
3.2.2 网络本身特性推升监管难度 | 第25-27页 |
3.2.3 行政监管力量薄弱、依赖程度高 | 第27-29页 |
3.2.4 部门之间、地区之间权责亟待理顺 | 第29-30页 |
3.2.5 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 第30-31页 |
3.2.6 尚未建立完善的诚信体系 | 第31-32页 |
3.2.7 第三方交易平台问题突出 | 第32-34页 |
第4章 国外网络商品交易监管的现状及经验 | 第34-37页 |
4.1 英国网络交易监管现状及经验 | 第34页 |
4.2 德国网络交易监管现状及经验 | 第34-35页 |
4.3 美国网络交易监管现状及经验 | 第35页 |
4.4 日本网络交易监管现状及经验 | 第35-36页 |
4.5 韩国网络交易监管现状及经验 | 第36-37页 |
第5章 完善我国网络商品交易监管的对策 | 第37-44页 |
5.1 构建完整的网络交易政府监管体系 | 第37-41页 |
5.1.1 进一步完善网络交易监管法律法规体系 | 第37页 |
5.1.2 强化部门联动加强区域合作 | 第37-38页 |
5.1.3 加强网监队伍建设 | 第38-39页 |
5.1.4 规范市场准入行为 | 第39页 |
5.1.5 完善监管平台实现以网管网 | 第39-40页 |
5.1.6 加强行政指导 | 第40-41页 |
5.1.7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 第41页 |
5.2 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监督作用 | 第41-44页 |
5.2.1 引导扶持行业自律组织发展 | 第42页 |
5.2.2 充分发挥第三方交易平台的监管作用 | 第42页 |
5.2.3 充分发挥媒体宣传的积极作用 | 第42-43页 |
5.2.4 加快建设全面的网络交易信用体系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附件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