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ss-Perry攻击量表在大学生中的修订与初步应用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前言 | 第9-13页 |
1.1 BUSS-PERRY攻击量表介绍 | 第9-12页 |
1.2 问题提出 | 第12-13页 |
2 BPAQ量表的预测试 | 第13-21页 |
2.1 方法 | 第13-14页 |
2.1.1 被试 | 第13页 |
2.1.2 中文版BPAQ量表的初步形成 | 第13-14页 |
2.1.3 施测过程 | 第14页 |
2.1.4 数据管理与统计 | 第14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14-18页 |
2.2.1 预测量表的项目分析 | 第14页 |
2.2.2 项目区分度分析 | 第14页 |
2.2.3 项目分析 | 第14-16页 |
2.2.4 探索性因素分析 | 第16-18页 |
2.3 讨论与小结 | 第18-21页 |
3 BPAQ量表正式施测 | 第21-27页 |
3.1 探索性因素分析 | 第21-24页 |
3.1.1 方法 | 第21页 |
3.1.2 结果与分析 | 第21-24页 |
3.1.3 讨论与小结 | 第24页 |
3.2 验证性因素分析 | 第24-27页 |
3.2.1 方法 | 第25页 |
3.2.2 结果与分析 | 第25-26页 |
3.2.3 讨论与小结 | 第26-27页 |
4 BPAQ量表信度、效度检验 | 第27-32页 |
4.1 方法 | 第27-28页 |
4.1.1 被试 | 第27页 |
4.1.2 工具 | 第27页 |
4.1.3 施测过程 | 第27页 |
4.1.4 数据管理与统计 | 第27-28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28-31页 |
4.2.1 信度检验 | 第28页 |
4.2.2 效度检验 | 第28-31页 |
4.3 讨论与小结 | 第31-32页 |
5 BPAQ量表初步应用 | 第32-35页 |
5.1 方法 | 第32页 |
5.1.1 被试 | 第32页 |
5.1.2 工具 | 第32页 |
5.1.3 施测过程 | 第32页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32-34页 |
5.2.1 大学生攻击性总体情况 | 第32-33页 |
5.2.2 大学生攻击性的性别差异 | 第33-34页 |
5.3 讨论与小结 | 第34-35页 |
6 总讨论 | 第35-37页 |
7 结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2页 |
附录 | 第42-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