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23页 |
1.1 手性 | 第11-14页 |
1.1.1 手性的定义 | 第11页 |
1.1.2 手性药物 | 第11-12页 |
1.1.3 手性识别的意义 | 第12页 |
1.1.4 手性拆分机理 | 第12-14页 |
1.2 手性色谱技术 | 第14-17页 |
1.2.1 气相色谱(GC) | 第14页 |
1.2.2 薄层色谱(TLC) | 第14-15页 |
1.2.3 毛细管电泳色谱(CE) | 第15页 |
1.2.4 超临界流体色谱(SFC) | 第15页 |
1.2.5 高效液相色谱(HPLC) | 第15-17页 |
1.3 环糊精类手性固定相 | 第17-21页 |
1.3.1 环糊精(CD)的性质及其衍生物 | 第17-18页 |
1.3.2 环糊精手性固定相(CD CSP)的拆分原理 | 第18页 |
1.3.3 CD识别模式 | 第18-19页 |
1.3.4 CD CSP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1.4 本论文的设计路线、创新点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1.4.1 设计路线与创新点 | 第21页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2 CCP在反相色谱条件下的性能研究 | 第23-39页 |
2.1 实验部分 | 第23-26页 |
2.1.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第23页 |
2.1.2 实验色谱条件 | 第23-26页 |
2.2 色谱柱机械性能评价 | 第26-29页 |
2.2.1 色谱柱定量分析 | 第26页 |
2.2.2 流速对色谱参数的影响 | 第26-27页 |
2.2.3 柱温对色谱参数的影响 | 第27-29页 |
2.3 色谱柱拆分性能评价 | 第29-37页 |
2.3.1 拆分芳醇类和黄酮类 | 第29页 |
2.3.2 拆分肾上腺素类药物和安息香类衍生物 | 第29-31页 |
2.3.3 有机修饰剂含量不同的影响 | 第31-32页 |
2.3.4 不同有机修饰试剂对拆分结果的影响 | 第32-33页 |
2.3.5 缓冲液对碱性药物手性拆分影响 | 第33-3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3 CCP在正相色谱条件下的性能研究 | 第39-55页 |
3.1 实验部分 | 第39-41页 |
3.1.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第39页 |
3.1.2 实验色谱条件 | 第39-41页 |
3.2 色谱柱机械性能评价 | 第41-43页 |
3.2.1 流速对拆分结果的影响 | 第41页 |
3.2.2 色谱柱的热力学性能研究 | 第41-43页 |
3.3 二元流动相组成对拆分的影响 | 第43-47页 |
3.3.1 非极性溶剂的选择 | 第43-46页 |
3.3.2 不同极性溶剂对手性识别的探究 | 第46页 |
3.3.3 探究不同含量极性试剂对拆分的影响 | 第46-47页 |
3.4 三元流动相组成对拆分的影响 | 第47-52页 |
3.4.1 添加剂甲醇对拆分性能的探究 | 第47-51页 |
3.4.2 不同比例的有机修饰试剂对拆分的探究 | 第51-52页 |
3.5 极性有机相中对CSP拆分性能的评价 | 第52-5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4 CCP和CCC拆分性能的对比及拆分机理探究 | 第55-70页 |
4.1 实验部分 | 第55-57页 |
4.1.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第55页 |
4.1.2 实验色谱条件 | 第55-57页 |
4.2 CCP和CCC拆分性能的对比 | 第57-63页 |
4.2.1 CCP和CCC在正相条件下的拆分性能对比 | 第57-62页 |
4.2.2 CCP和CCC在极性有机相下的拆分性能对比 | 第62-63页 |
4.3 CCC在正相条件对酸碱性物质的拆分性能研究 | 第63-65页 |
4.4 CCP和CCC中对出峰顺序和峰轮廓的影响 | 第65-68页 |
4.4.1 CCP和CCC对出峰顺序的影响 | 第65-67页 |
4.4.2 CCP和CCC对峰轮廓的影响 | 第67-6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5.结论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9页 |
附录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