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8-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 ·课题背景 | 第9-10页 |
| ·疲劳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10-12页 |
| ·国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第10-11页 |
| ·国内的研究发展与现状 | 第11-12页 |
| ·轴类零件疲劳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主要的内容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受扭空心传动轴的有限元分析 | 第15-28页 |
| ·有限元法的简介 | 第15-16页 |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16-21页 |
| ·有限元模型 | 第16-17页 |
| ·单元的选取 | 第17页 |
| ·网格的划分及选用 | 第17-20页 |
| ·有限元模型的验证 | 第20-21页 |
| ·有限元模型分析 | 第21-27页 |
| ·塞焊孔截面的应力分析 | 第21-24页 |
| ·不同匹配下的应力集中系数分析 | 第24-27页 |
| ·小结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含塞焊孔空心传动轴的疲劳特性分析 | 第28-41页 |
| ·疲劳寿命计算的基本概念 | 第28-29页 |
| ·材料的S-N 曲线 | 第28-29页 |
| ·疲劳极限 | 第29页 |
| ·影响结构疲劳的因素 | 第29-31页 |
| ·应力集中的影响 | 第29-30页 |
| ·尺寸的影响 | 第30页 |
| ·表面状态的影响 | 第30-31页 |
| ·载荷的影响 | 第31页 |
| ·空心传动轴塞焊孔S-N 曲线的绘制 | 第31-40页 |
| ·名义载荷的施加 | 第31-32页 |
| ·有效应力集中系数的计算 | 第32-34页 |
| ·Q235 材料等寿命曲线图 | 第34-37页 |
| ·空心传动轴不同匹配系数下的S-N 曲线 | 第37-40页 |
| ·小结 | 第40-41页 |
| 第四章 含孔空心传动轴的疲劳扭转试验 | 第41-47页 |
| ·引言 | 第41页 |
| ·实验设备 | 第41-43页 |
| ·疲劳试验机 | 第41-42页 |
| ·夹具的选择 | 第42-43页 |
| ·疲劳试验加载条件的设置 | 第43-44页 |
| ·试样的选取与装夹 | 第43页 |
| ·加载频率的选择 | 第43页 |
| ·循环波形和应力量的选择 | 第43-44页 |
| ·扭转疲劳试验 | 第44-46页 |
| ·试验数据的输出 | 第44页 |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44-46页 |
| ·小结 | 第46-47页 |
| 第五章 考虑塞焊情况下空心传动轴的有限元分析及疲劳寿命预测 | 第47-62页 |
| ·空心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47-48页 |
| ·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48-49页 |
| ·空心轴的约束条件 | 第48页 |
| ·载荷的施加 | 第48-49页 |
| ·数值结果分析 | 第49-56页 |
| ·空心轴的静强度评定 | 第49-51页 |
| ·疲劳强度安全系数的校核 | 第51-56页 |
| ·空心轴的疲劳寿命预测 | 第56-60页 |
| ·疲劳寿命估算方法 | 第56-57页 |
| ·疲劳累计损伤理论 | 第57页 |
| ·平均应力的修正 | 第57页 |
| ·空心轴的疲劳寿命计算 | 第57-60页 |
| ·小结 | 第60-62页 |
| 第六章 总结 | 第62-64页 |
| ·结论 | 第62-63页 |
| ·展望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