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28页 |
1.1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5-17页 |
1.1.1 问题提出 | 第15-16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4页 |
1.2.1 全球价值链背景下的利益差异研究 | 第17-19页 |
1.2.2 全球价值链下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 | 第19-21页 |
1.2.3 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 | 第21-23页 |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23-24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24-2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26-28页 |
第2章 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理论基础 | 第28-54页 |
2.1 全球价值链与加工贸易 | 第28-36页 |
2.1.1 全球价值链理论 | 第28-30页 |
2.1.2 全球价值链的界定 | 第30-32页 |
2.1.3 加工贸易与全球价值链关系 | 第32-34页 |
2.1.4 全球价值链转型升级的路径 | 第34-36页 |
2.2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目标 | 第36-42页 |
2.2.1 全球价值链的经济租分布 | 第36-38页 |
2.2.2 微笑曲线的经济租分布 | 第38-40页 |
2.2.3 全球价值链中的卓越经济租 | 第40页 |
2.2.4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本质 | 第40-42页 |
2.3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要素系统 | 第42-49页 |
2.3.1 劳动力要素 | 第43-44页 |
2.3.2 产业配套要素 | 第44-46页 |
2.3.3 技术创新要素 | 第46-48页 |
2.3.4 政策环境要素 | 第48-49页 |
2.4 知识对转型升级的作用 | 第49-53页 |
2.4.1 全球价值链中的知识转移 | 第50-51页 |
2.4.2 全球价值链中的知识共享 | 第51-52页 |
2.4.3 全球价值链中的知识网络 | 第52-5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3章 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要素演变 | 第54-73页 |
3.1 转型升级要素演化的价值链背景 | 第54-56页 |
3.1.1 加工贸易处于全球价值链的劳动密集型环节 | 第54-55页 |
3.1.2 从劳动生产率看我国加工贸易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 | 第55-56页 |
3.2 加工贸易贫困化增长的趋势 | 第56-65页 |
3.2.1 价值链“微笑曲线”沉降趋势明显 | 第56-58页 |
3.2.2 贫困化增长的条件 | 第58-61页 |
3.2.3 贸易条件指数趋势恶化 | 第61-65页 |
3.3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要素演变 | 第65-72页 |
3.3.1 人力资本形成 | 第65-68页 |
3.3.2 产业配套能力增强 | 第68-71页 |
3.3.3 研发投入不断提高 | 第71页 |
3.3.4 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 第71-7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4章 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要素作用机制及其路径 | 第73-96页 |
4.1 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要素分布 | 第73-76页 |
4.1.1 发达国家价值链要素分布 | 第73页 |
4.1.2 发展中国家价值链要素分布 | 第73-74页 |
4.1.3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价值链要素分布比较 | 第74-76页 |
4.2 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要素作用的内在机制 | 第76-83页 |
4.2.1 基于全球价值链知识转移的动力机制 | 第76-79页 |
4.2.2 基于供应厂商内生能力提升的推动机制 | 第79-81页 |
4.2.3 基于领导厂商技术创新的拉动机制 | 第81-83页 |
4.3 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要素作用的外在机制 | 第83-87页 |
4.3.1 劳动力要素嬗变的倒逼机制 | 第83页 |
4.3.2 产业配套的加速机制 | 第83-85页 |
4.3.3 政策环境的导向机制 | 第85-87页 |
4.4 我国转型升级要素系统作用整合机制架构 | 第87-89页 |
4.5 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要素作用路径分析 | 第89-94页 |
4.5.1 基于全球价值链的要素路径选择 | 第89-90页 |
4.5.2 基于全球价值链的要素路径作用分析 | 第90-91页 |
4.5.3 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实践路径分析 | 第91-9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94-96页 |
第5章 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要素系统作用的实证研究 | 第96-118页 |
5.1 研究假设 | 第96页 |
5.2 量表设计及数据收集 | 第96-99页 |
5.2.1 量表设计 | 第96-98页 |
5.2.2 调查问卷的设计及修订 | 第98页 |
5.2.3 问卷的发放及回收 | 第98-99页 |
5.3 量表分析 | 第99-111页 |
5.3.1 描述性统计 | 第99-101页 |
5.3.2 样本有效性分析 | 第101页 |
5.3.3 模型的估计与检验 | 第101-111页 |
5.4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111-117页 |
5.4.1 降低加工贸易对政策的依赖 | 第112-113页 |
5.4.2 加强知识共享的过程建设 | 第113-116页 |
5.4.3 发展产业配套和集群 | 第116-11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17-118页 |
结论 | 第118-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29页 |
附录A | 第129-130页 |
附录B | 第130-131页 |
附录C | 第131-13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32-134页 |
致谢 | 第134-135页 |
个人简历 | 第1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