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系统参数对发动机排放结果的影响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1.1 汽车及其污染 | 第10-11页 |
1.2 代表性国家的排放法规 | 第11-15页 |
1.2.1 美国法规 | 第11-12页 |
1.2.2 日本法规 | 第12-13页 |
1.2.3 欧洲法规 | 第13-14页 |
1.2.4 我国排放法规 | 第14-15页 |
1.3 国内外排放检测技术发展状况 | 第15-17页 |
1.3.1 国外检测技术的发展 | 第16页 |
1.3.2 国内排放检测发展 | 第16-17页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意义 | 第17-20页 |
2 污染物生成及其检测方法 | 第20-34页 |
2.1 污染物及其形成机理 | 第20-22页 |
2.2 污染物排放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22-27页 |
2.2.1 过量空气系数 | 第22-24页 |
2.2.2 发动机运转工况 | 第24-25页 |
2.2.3 发动机类型的影响 | 第25页 |
2.2.4 使用燃料 | 第25-26页 |
2.2.5 发动机热工况 | 第26页 |
2.2.6 整车技术状态 | 第26-27页 |
2.3 排放污染物的检测方法 | 第27-32页 |
2.3.1 CO、CO_2的测量 | 第27-28页 |
2.2.3 THC的测量 | 第28-29页 |
2.3.3 NO_x的测量 | 第29-30页 |
2.3.4 颗粒物测量 | 第30-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3 试验方案的确定 | 第34-54页 |
3.1 发动机试验室概述 | 第34-39页 |
3.1.1 试验室环境系统 | 第35-37页 |
3.1.2 试验辅助系统 | 第37页 |
3.1.3 试验测试系统 | 第37-39页 |
3.2 试验工况及技术路线 | 第39-41页 |
3.2.1 试验工况 | 第39-40页 |
3.2.2 技术路线 | 第40-41页 |
3.3 试验检测设备 | 第41-42页 |
3.4 试验发动机的主要参数 | 第42-43页 |
3.5 试验准备 | 第43-49页 |
3.5.1 试验机准备与台架安装 | 第44-48页 |
3.5.2 STARS 试验主控系统设置 | 第48-49页 |
3.6 试验计算方法 | 第49-52页 |
3.6.1 气态污染物的计算 | 第49-51页 |
3.6.2 颗粒物排放量的计算 | 第51-52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4 环境因素改变对污染物的影响研究 | 第54-82页 |
4.1 重复性试验研究 | 第54-56页 |
4.1.1 试验条件 | 第54-56页 |
4.2 进气温度对排放结果的影响研究 | 第56-63页 |
4.2.1 试验条件设置 | 第57页 |
4.2.2 试验环境参数 | 第57页 |
4.2.3 试验结果研究 | 第57-63页 |
4.3 进气压力对排放污染物的影响研究 | 第63-68页 |
4.3.1 试验条件 | 第63页 |
4.3.2 试验环境参数 | 第63-64页 |
4.3.3 试验结果研究 | 第64-68页 |
4.4 排气被压对排放结果的影响研究 | 第68-73页 |
4.4.1 试验条件 | 第68页 |
4.4.2 试验环境参数 | 第68-69页 |
4.4.3 试验结果研究分析 | 第69-73页 |
4.5 中冷后温度对排放结果研究 | 第73-79页 |
4.5.1 试验条件 | 第74页 |
4.5.2 试验环境参数 | 第74-75页 |
4.5.3 试验结果研究 | 第75-7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9-82页 |
5 CVS采样系统参数对排放影响研究 | 第82-92页 |
5.1 稀释比的计算 | 第82-83页 |
5.2 试验条件 | 第83-86页 |
5.2.1 稀释系统参数设置 | 第83-85页 |
5.2.2 发动机环境参数设置 | 第85-86页 |
5.3 试验环境参数和稀释系统参数 | 第86-87页 |
5.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87-91页 |
5.4.1 总稀释比计算 | 第87-89页 |
5.4.2 试验结果 | 第89-90页 |
5.4.3 试验结果研究 | 第90-9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92-94页 |
致谢 | 第94-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98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