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肥料学论文--农家肥料论文

农田生态系统碳收支对秸秆与生物炭还田的响应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4-22页
    1.1 农田生态系统碳循环(碳平衡)研究第14-16页
        1.1.1 土壤呼吸及其组分第14-15页
        1.1.2 水热因子对土壤呼吸的影响第15页
        1.1.3 农田管理措施对土壤呼吸的影响第15-16页
    1.2 土壤固碳研究第16-17页
    1.3 秸秆还田研究进展第17-19页
        1.3.1 秸秆还田方式研究第17页
        1.3.2 秸杆还田对土壤碳固定的影响第17-18页
        1.3.3 生物炭还田对土壤碳固定的影响第18-19页
    1.4 农田生态系统碳评价研究现状第19-20页
        1.4.1 农业生产对碳循环的影响第19页
        1.4.2 农田生态系统碳汇效应第19-20页
    1.5 小结第20-22页
第2章 绪论第22-32页
    2.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22页
    2.2 研究目标第22-23页
    2.3 研究内容第23页
    2.4 技术路线第23-25页
    2.5 材料与方法第25-30页
        2.5.1 研究区概况及材料第25页
        2.5.2 实验设计第25-26页
        2.5.3 测定指标与方法第26-30页
    2.6 数据处理第30-32页
第3章 油菜/玉米轮作农田土壤呼吸和异养呼吸对秸秆与生物炭还田的响应第32-44页
    3.1 结果与分析第33-40页
        3.1.1 秸秆与生物炭还田下土壤水热因子的变化第33-34页
        3.1.2 秸秆与生物炭还田下土壤总呼吸和异养呼吸动态第34-35页
        3.1.3 秸秆与生物炭还田下根系呼吸对土壤呼吸的贡献第35-36页
        3.1.4 秸秆与生物炭还田下土壤总呼吸与土壤异养呼吸的关系第36-37页
        3.1.5 秸秆与生物炭还田下土壤呼吸与 5cm土壤温度的关系第37-38页
        3.1.6 秸秆与生物炭还田下土壤呼吸与 5cm土壤水分的关系第38-39页
        3.1.7 秸秆与生物炭还田下水热因子对土壤呼吸的协同作用第39-40页
    3.2 讨论第40-42页
        3.2.1 秸秆与生物炭还田对土壤呼吸特征及根系呼吸贡献的影响第40-41页
        3.2.2 秸秆与生物炭还田下土壤呼吸与水热因子之间的关系第41-42页
    3.3 小结第42-44页
第4章 秸秆与生物炭还田对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的影响第44-60页
    4.1 结果与分析第45-53页
        4.1.1 秸秆与生物炭还田下土壤有机碳的变化第45-46页
        4.1.2 秸秆与生物炭还田下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变化第46-47页
        4.1.3 秸秆与生物炭还田下可溶性有机碳的变化第47-48页
        4.1.4 秸秆与生物炭还田下易氧化有机碳的变化第48-49页
        4.1.5 秸秆与生物炭还田下土壤微生物熵的变化第49-50页
        4.1.6 秸秆与生物炭还田下土壤微生物代谢熵的变化第50-51页
        4.1.7 秸秆与生物炭还田下可溶性有机碳和易氧化碳分配比例的变化第51-52页
        4.1.8 土壤活性有机碳与土壤呼吸、其分配比例之间的相关性第52-53页
    4.2 讨论第53-58页
        4.2.1 秸秆与生物炭还田对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的影响第53-55页
        4.2.2 秸秆与生物炭还田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分配比例的影响第55-58页
    4.3 小结第58-60页
第5章 秸秆与生物炭还田对土壤团聚体及固碳特征的影响第60-74页
    5.1 结果与分析第61-67页
        5.1.1 秸秆与生物炭还田对土壤团聚体分布的影响第61页
        5.1.2 秸秆与生物炭还田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第61-62页
        5.1.3 秸秆与生物炭还田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第62-63页
        5.1.4 秸秆与生物炭还田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相对贡献率的影响第63页
        5.1.5 秸秆与生物炭还田对不同粒级土壤团聚体内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第63-64页
        5.1.6 秸秆与生物炭还田对不同粒级土壤团聚体内有机碳贮量的影响第64-65页
        5.1.7 秸秆与生物炭还田对不同粒级土壤团聚体内有机碳贡献率的影响第65-66页
        5.1.8 秸秆与生物质还田对团聚体周转速率的影响第66-67页
    5.2 讨论第67-72页
        5.2.1 秸秆与生物炭还田下土壤团聚体形成和稳定性第67-68页
        5.2.2 秸秆与生物炭还田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和分配的影响第68-69页
        5.2.3 秸秆与生物炭还田下不同粒级土壤团聚体内部有机碳含量和贮存的影响第69-71页
        5.2.4 秸秆与生物炭还田下土壤团聚体周转特征第71-72页
    5.3 小结第72-74页
第6章 秸秆与生物炭还田对农田生态系统碳平衡和效益的影响第74-86页
    6.1 结果与分析第75-83页
        6.1.1 秸秆与生物炭还田下作物产量和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第75-77页
        6.1.2 秸秆与生物炭还田下农业投入碳排放量第77-78页
        6.1.3 秸秆与生物炭还田下农田生态系统碳平衡分析第78-80页
        6.1.4 秸秆与生物炭还田下农田生态系统效益评价第80-83页
        6.1.5 秸秆与生物炭还田下农田生态系统碳效益分析第83页
    6.2 小结第83-86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86-88页
    7.1 结论第86-87页
    7.2 展望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102页
致谢第102-104页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第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S公司合并重组的管理整合案例研究
下一篇:中高级留学生叙述语篇中的回指研究及其对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