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对马奈绘画的影响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引言 | 第7-15页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7-8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7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7-8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三、研究构想与路径、方法 | 第12-15页 |
(一)研究构想 | 第12-14页 |
(二)研究路径 | 第14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一章 19世纪的视觉经验 | 第15-23页 |
第一节 摄影引发的视觉结构转变 | 第15-17页 |
(一)现实的形象 | 第15-16页 |
(二)观看主体性 | 第16-17页 |
第二节 摄影的艺术化 | 第17-20页 |
(一)摄影的品评逻辑 | 第17-19页 |
(二)艺术性的衰退 | 第19-20页 |
第三节 照片作为素材 | 第20-23页 |
(一)照片的科学用途 | 第20-21页 |
(二)照片的艺术用途 | 第21-23页 |
第二章 摄影对画面效果影响 | 第23-37页 |
第一节 平面性 | 第23-27页 |
(一)形象深度缩减 | 第23-24页 |
(二)空间深度缩减 | 第24-26页 |
(三)中间色的消失 | 第26-27页 |
第二节 对比性 | 第27-31页 |
(一)沙龙展所驱动下的艺术选择 | 第27-28页 |
(二)从“黑影强光”到马奈 | 第28-30页 |
(三)冷暖与明暗对比 | 第30-31页 |
第三节 马奈的构图技巧 | 第31-37页 |
(一)画面中的异常空间 | 第31-33页 |
(二)图像的剪切 | 第33-34页 |
(三)图像的组合 | 第34-37页 |
第三章 主题的照片化特征 | 第37-47页 |
第一节 叙事性的消解 | 第37-39页 |
(一)反历史叙事模式 | 第37-38页 |
(二)反神话叙事模式 | 第38-39页 |
第二节 马奈对不同类型照片的借鉴 | 第39-47页 |
(一)私人肖像 | 第39-41页 |
(二)新闻照片 | 第41-43页 |
(三)相册里的“维纳斯” | 第43-47页 |
第四章 马奈摄影性风格的传承 | 第47-53页 |
第一节 马奈的艺术史地位 | 第47-49页 |
(一)现代生活的画家 | 第47-48页 |
(二)在回归与开拓之间 | 第48-49页 |
第二节 摄影术的持续影响 | 第49-53页 |
(一)提供母题 | 第49-50页 |
(二)形式范本 | 第50-51页 |
(三)深入绘画观念 | 第51-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Ⅰ.中文文献 | 第54-55页 |
Ⅱ.外文文献 | 第55-58页 |
Ⅲ.相关网站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