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指数评价法的基督新教教堂综合音质评价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1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8-10页 |
1.1.1 厦门基督新教发展现状 | 第8页 |
1.1.2 教堂声环境现状 | 第8-9页 |
1.1.3 研究对象的选取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1.3.1 单参数评价的研究 | 第11-12页 |
1.3.2 多参数评价的研究 | 第12-14页 |
1.3.3 综合参数评价的研究 | 第14-15页 |
1.3.4 教堂音质主观评价的研究 | 第15-17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7-19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4.3 论文框架 | 第18-19页 |
1.4.4 技术路线 | 第19页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19-20页 |
1.6 小结 | 第20-21页 |
第2章 指数评价法的提出 | 第21-36页 |
2.1 客观音质评价参数 | 第21-24页 |
2.1.1 混响时间RT | 第21-22页 |
2.1.2 音乐明晰度C80 | 第22页 |
2.1.3 语言传输指数STI | 第22-23页 |
2.1.4 背景噪声水平L_(Aeq) | 第23-24页 |
2.2 指数评价法 | 第24-29页 |
2.2.1 指数评价法的原理 | 第24-25页 |
2.2.2 指数评价法的应用 | 第25-29页 |
2.3 奇异值分解法 | 第29-32页 |
2.3.1 奇异值分解法介绍 | 第29-32页 |
2.3.2 奇异值分解法的在教堂音质评价中的应用 | 第32页 |
2.4 变异系数法 | 第32-34页 |
2.4.1 变异系数法介绍 | 第32-33页 |
2.4.2 变异系数法在教堂音质评价中的应用 | 第33-34页 |
2.5 小结 | 第34-36页 |
第3章 ODEON听音测试与指数评价法的验证 | 第36-46页 |
3.1 ODEON模拟软件介绍 | 第36页 |
3.2 ODEON软件模拟计算 | 第36-39页 |
3.2.1 模型尺寸的选取 | 第36-37页 |
3.2.2 模型材料的布置 | 第37-38页 |
3.2.3 声源与接收器布置 | 第38-39页 |
3.3 听音实验设计 | 第39-40页 |
3.3.1 听音信号的选择 | 第39页 |
3.3.2 听音设备设备与流程 | 第39页 |
3.3.3 听音调查问卷 | 第39-40页 |
3.4 听音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0-45页 |
3.4.1 音乐满意度结果与分析 | 第40-41页 |
3.4.2 语音满意度结果与分析 | 第41-42页 |
3.4.3 背景噪声满意度结果分析 | 第42-43页 |
3.4.4 整体评价及相关性分析 | 第43-45页 |
3.5 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指数评价法评价教堂音质 | 第46-57页 |
4.1 实测对象简介 | 第46-50页 |
4.1.1 竹树脚礼拜堂 | 第46-48页 |
4.1.2 寨上礼拜堂 | 第48-49页 |
4.1.3 新街礼拜堂 | 第49-50页 |
4.2 实测过程 | 第50-52页 |
4.2.1 测试设备 | 第50页 |
4.2.2 实测内容 | 第50-52页 |
4.3 测试结果分析 | 第52-56页 |
4.3.1 客观声学参数分析 | 第52-54页 |
4.3.2 声学评价指数分析 | 第54-56页 |
4.4 小结 | 第56-57页 |
第5章 教堂声环境设计策略 | 第57-68页 |
5.1 教堂布局设计 | 第57-60页 |
5.1.1 门厅外布式 | 第57-58页 |
5.1.2 辅助用房围合式 | 第58-59页 |
5.1.3 主堂上升式 | 第59-60页 |
5.2 教堂内表面设计 | 第60-66页 |
5.2.1 天花 | 第60-61页 |
5.2.2 墙面 | 第61-65页 |
5.2.3 地面 | 第65-66页 |
5.3 小结 | 第66-68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6.1 研究总结 | 第68页 |
6.2 展望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附录 | 第75-89页 |
个人简历 | 第89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