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密度及氮肥对不同地区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前言第8-13页
    1.1 研究背景第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1页
        1.2.1 国内外不同地区玉米差异性研究进展第8-9页
        1.2.2 生态条件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第9-10页
        1.2.3 生态条件与施肥第10-11页
    1.3 研究区概况第11-12页
    1.4 研究内容第12-13页
        1.4.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2页
        1.4.2 主要研究内容第12-13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3-17页
    2.1 试验材料第13页
        2.1.1 试验地概况第13页
        2.1.2 供试品种第13页
        2.1.3 供试肥料第13页
    2.2 试验设计第13-14页
        2.2.1 不同密度试验设计第13-14页
        2.2.2 不同氮素试验设计第14页
    2.3 测试项目与方法第14-16页
        2.3.1 土壤主要理化性状测定第14页
        2.3.2 统计气象资料第14页
        2.3.3 植株形态测定第14页
        2.3.4 光合特性各指标测定第14-15页
        2.3.5 干物质量测定第15页
        2.3.6 全氮含量测定第15页
        2.3.7 产量及氮肥利用率计算第15-16页
        2.3.8 产量及相关构成因素测定第16页
    2.4 数据分析第16-17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17-32页
    3.1 种植密度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第17-24页
        3.1.1 种植密度对株高、穗位高的影响第17-18页
        3.1.2 种植密度对穗位高系数、茎粗系数的影响第18页
        3.1.3 植密度对叶面积指数LAI的影响第18-19页
        3.1.4 种植密度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19页
        3.1.5 不同地区密度对植株干物质的影响第19-22页
        3.1.6 种植密度对不同地区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性分析第22页
        3.1.7 不同地区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通径分析第22-23页
        3.1.8 生态因素与密度互作关系第23-24页
    3.2 氮素营养水平对不同生态区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第24-32页
        3.2.1 不同施氮量对株高、穗位高的影响第24页
        3.2.2 干物质积累量的动态变化第24-25页
        3.2.3 施氮量对各器官干物质转运及籽粒贡献率的影响第25-28页
        3.2.4 不同施氮量对玉米地上部植株氮素积累量的影响第28页
        3.2.5 氮素营养水平对不同生态区玉米叶片氮素含量的影响第28-29页
        3.2.6 氮素营养水平对膜下滴灌玉米叶片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第29-30页
        3.2.7 不同施氮水平下玉米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第30-32页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第32-34页
    4.1 种植密度在不同生态条件下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第32页
    4.2 不同氮肥施用量在不同生态条件下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第32-33页
    4.3 结论第33-34页
参考文献第34-39页
作者简介第39-40页
致谢第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一学生物理认知结构的研究
下一篇:全面预算管理在民营企业的应用研究--基于AP公司的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