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土地问题论文

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风险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8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1.2.1 研究目的第10页
        1.2.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1-16页
        1.3.1 国内研究动态第11-15页
        1.3.2 国外研究动态第15-16页
        1.3.3 研究动态评述第16页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6-17页
        1.4.1 研究思路第16-17页
        1.4.2 研究方法第17页
    1.5 论文可能创新之处第17-18页
第二章 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理论第18-26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18-21页
        2.1.1 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第18-19页
        2.1.2 贷款风险及风险管理第19-21页
    2.2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模式第21-24页
        2.2.1 土地金融公司模式第21页
        2.2.2 土地信用合作社模式第21-22页
        2.2.3 担保公司模式第22页
        2.2.4 专业合作社模式-第22-23页
        2.2.5 典型模式的比较分析第23-24页
    2.3 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存在问题第24-25页
    2.4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风险及成因分析第26-32页
    3.1 眉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现状及存在问题第26-27页
    3.2 眉县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风险。第27-30页
        3.2.1 法律风险第27-28页
        3.2.2 借款人风险第28-29页
        3.2.3 抵押物风险第29-30页
        3.2.4 操作风险第30页
    3.3 本章小结第30-32页
第四章 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32-45页
    4.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第32-35页
        4.1.1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第32-33页
        4.1.2 综合评价指标的设计及说明第33-35页
    4.2 基于三角模糊数的层次分析法第35-42页
        4.2.1 方法简介第35-36页
        4.2.2 三角模糊数的原理第36页
        4.2.3 三角模糊数层次分析法的步骤第36-39页
        4.2.4 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风险评价体系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第39-42页
    4.3 模糊综合评价法第42-43页
        4.3.1 建立评价因素集和评判集第42页
        4.3.2 模糊综合评价介绍第42-43页
    4.4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五章 陕西省宝鸡市眉县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风险评价的实证分析第45-51页
    5.1 样本基本情况介绍第45-46页
    5.2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风险评估第46-48页
    5.3 评估结果分析第48-49页
    5.4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第51-55页
    6.1 完善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相关法律法规第51页
    6.2 加强对农户及农业经营者的征信管理第51-52页
    6.3 提高地方政府参与度第52-53页
    6.4 加快推广农业生产保险制度第53页
    6.5 加强抵押物风险管理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附录 1第57-60页
附录 2第60-62页
致谢第62-63页
作者简介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代中国公益精神培育研究
下一篇:新时期内蒙古统战文化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