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光场相机的深度获取及应用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4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页
    1.2 光场相机成像的发展及研究现状第8-9页
    1.3 深度获取技术的发展及研究现状第9-11页
        1.3.1 常用深度获取方法概述第9-11页
        1.3.2 基于光场的深度获取技术研究现状第11页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以及组织结构第11-14页
        1.4.1 论文主要工作第11-12页
        1.4.2 论文组织结构第12-14页
第二章 光场理论与数字重聚焦第14-32页
    2.1 引言第14页
    2.2 光场的定义第14-15页
    2.3 光场的获取方式第15-19页
        2.3.1 多相机光场采集第15-17页
        2.3.2 单相机光场采集第17-18页
        2.3.3 按获取方式分类的光场采集第18-19页
    2.4 光场相机数据获取及表示第19-24页
        2.4.1 光场原始图像第19-20页
        2.4.2 光场子孔径图像第20-23页
        2.4.3 光场四维参数化表示第23页
        2.4.4 光能量函数第23-24页
    2.5 光场图像数字重聚焦第24-30页
        2.5.1 光场数据获取及滤波第24-26页
        2.5.2 微透镜中心标定第26-27页
        2.5.3 数据重映射获取 4D光场数据第27-28页
        2.5.4 光场图像数字重聚焦第28-30页
    2.6 本章小结第30-32页
第三章 基于交互式图像分割的深度优化第32-46页
    3.1 引言第32页
    3.2 散焦与相关性相结合的方法获取深度第32-38页
        3.2.1 二维光场外极面图像(EPI)第33-34页
        3.2.2 散焦与相关性第34-35页
        3.2.3 散焦与相关性评估第35-36页
        3.2.4 散焦与相关性相结合第36-38页
    3.3 交互式深度优化方案第38-45页
        3.3.1 交互式图像分割第39页
        3.3.2 深度范围初步获取第39-40页
        3.3.3 深度图的优化生成第40-41页
        3.3.4 深度优化实验结果第41-45页
    3.4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基于深度图像的光场全聚焦图像生成第46-56页
    4.1 引言第46页
    4.2 多种全聚焦图像生成方法概述第46-48页
        4.2.1 基于小波变换的全聚焦图像生成方法第46-47页
        4.2.2 基于DCT变换的全聚焦图像生成方法第47-48页
    4.3 基于深度的全聚焦图像生成第48-50页
    4.4 实验结果第50-55页
        4.4.1 细节放大对比第51-52页
        4.4.2 实验数据对比第52-55页
    4.5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五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第56-58页
    5.1 工作总结第56页
    5.2 工作展望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2页
致谢第62-64页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张家港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研究
下一篇:小区物业服务纠纷管理研究--以浙江省PC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