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的小学英语优质课师生互动研究--以2014年第七届全国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优质课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6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12-14页 |
一、政策背景 | 第12页 |
二、理论背景 | 第12-13页 |
三、实践背景 | 第13-14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4页 |
二、实践意义 | 第14页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14-24页 |
一、关于优质课的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二、关于课堂师生言语的研究综述 | 第16-19页 |
三、关于师生互动的研究综述 | 第19-24页 |
第四节 研究过程、思路与方法 | 第24-26页 |
一、研究过程 | 第24页 |
二、研究思路 | 第24-25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第二章 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探析 | 第26-42页 |
第一节 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的要素 | 第26-36页 |
一、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的代码系统 | 第27页 |
二、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的记录规则 | 第27-30页 |
三、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的分析方法 | 第30-36页 |
第二节 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代码的具体化 | 第36-42页 |
一、教师言语代码的具体化 | 第36-38页 |
二、学生言语代码的具体化 | 第38-39页 |
三、安静或混乱代码的具体化 | 第39-42页 |
第三章 小学英语优质课师生互动分析 | 第42-70页 |
第一节 研究样本概述 | 第42-44页 |
第二节 研究样本数据采集 | 第44-47页 |
第三节 小学英语优质课师生互动的总体分析 | 第47-55页 |
一、小学英语优质课师生互动的比率分析 | 第47-52页 |
二、小学英语优质课师生互动的矩阵分析 | 第52-55页 |
第四节 不同维度的小学英语优质课师生互动分析 | 第55-70页 |
一、性别维度的小学英语优质课师生互动分析 | 第55-59页 |
二、年级维度的小学英语优质课师生互动分析 | 第59-63页 |
三、地区维度的小学英语优质课师生互动分析 | 第63-70页 |
第四章 小学英语优质课师生互动的评价 | 第70-82页 |
第一节 小学英语优质课师生互动的优点 | 第70-77页 |
一、教师的积极影响类言语丰富 | 第70-72页 |
二、教师的提问类言语充实 | 第72-73页 |
三、教师的讲授类言语灵活 | 第73-74页 |
四、学生的主动类言语彰显 | 第74-76页 |
五、“安静”的价值呈现多样 | 第76-77页 |
第二节 小学英语优质课师生互动的不足 | 第77-82页 |
一、教师反馈类言语的针对性有待提高 | 第77-79页 |
二、师生互动言语的真实性有待增强 | 第79-82页 |
结语 | 第82-84页 |
附录 | 第84-86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致谢 | 第90-92页 |
作者简历 | 第92-94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