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论我国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0-12页
第一章 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概述第12-21页
    第一节 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的界定第12-14页
        一、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内涵第12-13页
        二、与相关概念的辨析第13-14页
        三、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的法律特征第14页
    第二节 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理论基础第14-16页
        一、无罪推定原则第14-15页
        二、人权保障原则第15页
        三、权力制衡原则第15-16页
    第三节 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功能分析第16-18页
        一、法律功能第16-17页
        二、社会功能第17-18页
    第四节 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8-21页
        一、法制层面的检讨第18-19页
        二、执行层面的困扰第19-21页
第二章 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中的参与主体第21-31页
    第一节 启动主体第21-22页
        一、被羁押一方第21页
        二、检察机关第21-22页
    第二节 审查主体第22-27页
        一、检察机关享有审查权属第22-23页
        二、刑执部门是具体的审查主体第23-25页
        三、刑执部门审查职能的完善第25-26页
        四、其他检察部门在审查中的角色与作用第26-27页
    第三节 有关办案机关第27页
    第四节 其他羁押必要性审查参与人第27-31页
        一、被害人第28页
        二、辩护人第28-29页
        三、其他参与人第29-31页
第三章 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中的审查内容第31-37页
    第一节 审查内容的范围第31-33页
        一、应对原逮捕决定进行审查第31-32页
        二、应包含合法性审查第32-33页
    第二节 审查的具体内容第33-37页
        一、羁押理由及羁押事实第33-35页
        二、非羁押理由及事实第35-37页
第四章 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程序运作第37-50页
    第一节 启动程序第37-40页
        一、审查启动前的准备第37页
        二、羁押必要性审查启动的初步审查第37-38页
        三、规范初步审查中的自由裁量第38-40页
    第二节 听审程序第40-45页
        一、明确审查方式的适用第40-41页
        二、听审程式的完善第41-42页
        三、羁押必要性的证明第42-44页
        四、羁押必要性的综合评估第44-45页
    第三节 裁断与执行程序第45-47页
        一、审查的处理结果的作出第45页
        二、检察建议的执行第45-46页
        三、审查结果的告知说理第46-47页
    第四节 救济程序第47-50页
        一、赋予被羁押人复议、复核权利第47-48页
        二、建立责任追究机制第48页
        三、定期复查第48-50页
结论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6-57页
致谢第57-58页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先秦时期“社”的法律文化研究
下一篇:论税收公平原则下房产保有税立法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