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理论视域下的高校微课视频制作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1 互联网+教育的兴起 | 第11页 |
1.1.2 微课的优势特征 | 第11-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 研究方案 | 第14-15页 |
1.4.1 研究对象 | 第14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3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微课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7-19页 |
2.1.1 微视频 | 第17页 |
2.1.2 微型课程 | 第17页 |
2.1.3 微课程 | 第17-18页 |
2.1.4 微课视频的分类 | 第18-19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9-20页 |
2.2.1 编剧理论 | 第19页 |
2.2.2 摄像理论 | 第19-20页 |
2.2.3 剪辑理论 | 第2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高校微课视频制作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第21-38页 |
3.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第21-24页 |
3.1.1 问卷的设计 | 第21-23页 |
3.1.2 问卷的发放 | 第23页 |
3.1.3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第23-24页 |
3.2 高校微课视频制作的基本情况分析 | 第24-29页 |
3.2.1 教师个人基本情况 | 第24-27页 |
3.2.2 微课视频制作的基本情况 | 第27-29页 |
3.3 基于调查问卷指标维度的数据分析 | 第29-35页 |
3.3.1 教师对微课视频制作环节的参与度分析 | 第29-30页 |
3.3.2 教师对微课视频制作的倾向度分析 | 第30-31页 |
3.3.3 教师对微课视频制作环节重视度分析 | 第31-33页 |
3.3.4 教师对微课视频制作理论的掌握度分析 | 第33页 |
3.3.5 教师对微课视频制作的总结与反思 | 第33-35页 |
3.4 微课视频制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成因 | 第35-37页 |
3.4.1 主要问题 | 第35页 |
3.4.2 成因分析 | 第35-3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影视理论视域下的高校微课视频制作 | 第38-49页 |
4.1 规范微课视频制作流程 | 第38-40页 |
4.1.1 影视制作与微课视频制作的比较分析 | 第38-39页 |
4.1.2 微课视频的制作流程 | 第39-40页 |
4.2 前期准备阶段 | 第40-44页 |
4.2.1 剧本的语言特征 | 第41-42页 |
4.2.2 微课视频的脚本 | 第42-44页 |
4.3 微课视频的摄录阶段 | 第44-47页 |
4.3.1 微课视频的拍摄机位 | 第44-46页 |
4.3.2 微课视频的景别控制 | 第46-47页 |
4.4 微课后期编辑及输出 | 第47-48页 |
4.4.1 微课视频的后期剪辑 | 第47页 |
4.4.2 微课视频的输出 | 第47-4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高校微课视频制作的发展建议 | 第49-54页 |
5.1 国家应加大对微课的政策支持力度 | 第49-50页 |
5.1.1 加快推动影视与教育学科融合 | 第49页 |
5.1.2 开展教师的专项培训 | 第49-50页 |
5.2 学校应规范微课视频的制作管理 | 第50-51页 |
5.2.1 探索校企合作的专业化制作模式 | 第50-51页 |
5.2.2 高校微课视频资源再整合 | 第51页 |
5.3 教师应完善微课视频制作的理论体系及技能 | 第51-52页 |
5.3.1 完善微课视频制作理论体系 | 第51-52页 |
5.3.2 掌握微课视频制作的实用技能 | 第5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4-56页 |
6.1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54页 |
6.2 研究的不足 | 第54页 |
6.3 发展与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附录1: 关于高校微课制作现状的调查问卷 | 第59-61页 |
附录2: 调查问卷的三级指标维度 | 第61-62页 |
攻读硕士期间的影视创作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