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物理论文

高中生“机械振动、机械波”相异构想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0-19页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1.2 研究现状第11-16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6页
        1.2.3 研究现状的不足和本文的创新点第16页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6-17页
        1.3.1 研究目的第16-17页
        1.3.2 研究意义第17页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7-19页
        1.4.1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4.2 研究方法第18-19页
2 理论基础第19-24页
    2.1 课题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9-20页
        2.1.1 前概念第19页
        2.1.2 相异构想第19-20页
        2.1.3 前概念与相异构想的关系第20页
    2.2 课题的理论支撑第20-24页
        2.2.1 建构主义第20-21页
        2.2.2 奥苏泊尔的学习理论第21-22页
        2.2.3 本文对两种理论的反思和应用第22-24页
3 “机械振动、机械波”相异构想的探查与分析第24-49页
    3.1 二段式诊断性测试卷的编制第24-28页
        3.1.1 课程标准对“机械振动、机械波”的解读第24-25页
        3.1.2 二段式诊断性测试卷设计和施测流程第25-27页
        3.1.3 二段式诊断性测试卷的双向细目表第27-28页
    3.2 测试卷的的实施第28页
        3.2.1 研究对象的选择第28页
        3.2.2 问卷的发放与实施第28页
    3.3 测试卷的分析与思考第28-49页
        3.3.1 测试卷的信度与效度第28-29页
        3.3.2 问卷的数据统计与结果分析第29-44页
        3.3.3 学生在“机械振动、机械波”存在的相异构想第44-45页
        3.3.4 学生相异构想产生的原因第45-47页
        3.3.5 相异构想的特点第47-49页
4 促进相异构想转变的教学策略及案例分析第49-61页
    4.1 转变学生相异构想的教学策略及案例第49-58页
        4.1.1 充分了解学生的相异构想第49-50页
        4.1.2 通过辨析明确概念内涵第50-51页
        4.1.3 提高概念学习的直观性第51-53页
        4.1.4 呈现特殊文本第53-54页
        4.1.5 引发认知冲突构建科学概念第54-57页
        4.1.6 通过探究性实验加深理解第57-58页
    4.2 教学策略有效性的实践研究第58-61页
        4.2.1 研究对象第58-59页
        4.2.2 实施培养办法第59页
        4.2.3 测试及结果分析第59-61页
5 结束语第61-63页
    5.1 研究结论第61页
    5.2 不足与展望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5页
附录第65-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下一篇:透明热塑性聚醚酯弹性体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