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10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0页 |
(二)实际意义 | 第10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四、课题来源 | 第13-14页 |
五、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第一章 教材选文蕴含的情商培养资源 | 第15-29页 |
一、教材中情商培养资源宏观层面的统计分析 | 第15-18页 |
(一)情商培养主题的统计 | 第16-17页 |
(二)情商培养内容的统计 | 第17-18页 |
二、教材中情商培养资源微观层面的文本解读 | 第18-29页 |
(一)自我意识 | 第18-19页 |
(二)自我情绪管理 | 第19页 |
(三)自我激励 | 第19-23页 |
(四)认知他人的情绪 | 第23-24页 |
(五)人际交往 | 第24-28页 |
(六)挫折承受能力 | 第28-29页 |
第二章 教材文本中情商教育作品编排的优缺点及优化建议 | 第29-33页 |
一、教材文本中情商教育作品编排的优点 | 第29-30页 |
(一)情商教育主题多样化,情商因素涵盖面广 | 第29页 |
(二)情商教育内容丰富,体裁广泛 | 第29-30页 |
二、教材文本中情商教育作品编排的缺点 | 第30-31页 |
(一)情商主题及因素比例失调 | 第30页 |
(二)情商教育作品在各年级的分布不均 | 第30-31页 |
三、教材文本中情商教育作品编排的优化建议 | 第31-33页 |
(一)增加自我意识、自我调控的情商主题作品 | 第31页 |
(二)调整教材中情商各要素的比例 | 第31页 |
(三)合理分配情商教育作品在各年级的比重 | 第31-33页 |
第三章 利用教材文本落实情商教育的策略 | 第33-38页 |
一、教师要深入分析文本,以情促教 | 第33页 |
二、在课堂教学中,用适当的语调和行为语言感染学生 | 第33-34页 |
三、运用多种阅读策略,挖掘文本的情商内涵 | 第34页 |
四、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扩展对文本情商元素的理解 | 第34-35页 |
五、提高课堂提问的质量,深化文本的情商教育 | 第35页 |
六、读写结合,通过写作提高文本的情商培养 | 第35-36页 |
七、利用教材编排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 | 第36-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