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1 绪论 | 第10-23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1.2 相关研究现状及问题剖析 | 第11-16页 |
| 1.2.1 国内外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发展现状 | 第11-13页 |
| 1.2.2 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存在问题剖析 | 第13-16页 |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 1.3.1 教育信息资源 | 第16页 |
| 1.3.2 用户标注 | 第16页 |
| 1.3.3 质量及教育信息资源质量 | 第16-17页 |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 1.4.1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 1.4.2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 1.5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 第19-21页 |
| 1.5.1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 1.5.2 论文框架 | 第20-21页 |
| 1.6 研究创新点 | 第21-23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23-30页 |
| 2.1 相关研究概述 | 第23-26页 |
| 2.1.1 社会标注应用于资源使用过程研究 | 第23页 |
| 2.1.2 资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概述 | 第23-26页 |
| 2.2 理论基础 | 第26-30页 |
| 2.2.1 社会标注 | 第26-27页 |
| 2.2.2 用户满意度 | 第27-28页 |
| 2.2.3 协作学习 | 第28-30页 |
| 3 教育信息资源用户标注模型构建 | 第30-38页 |
| 3.1 用户导向的教育信息资源用户标注指标维度的确定 | 第30-32页 |
| 3.1.1 建立教育信息资源用户标注指标维度 | 第30-31页 |
| 3.1.2 确定教育信息资源用户标注指标维度的权重 | 第31-32页 |
| 3.2 教育信息资源用户标注模型构建 | 第32-38页 |
| 3.2.1 教育信息资源用户标注模型构建思路 | 第32-33页 |
| 3.2.2 教育信息资源用户标注模型构建过程 | 第33-36页 |
| 3.2.3 教育信息资源用户标注模型构建解释 | 第36-38页 |
| 4 基于教育信息资源用户标注模型的仿真实验 | 第38-51页 |
| 4.1 数据收集及其有效性验证 | 第38-42页 |
| 4.1.1 数据收集 | 第38-40页 |
| 4.1.2 数据有效性验证 | 第40-42页 |
| 4.2 仿真结果可视化 | 第42-45页 |
| 4.3 结果讨论 | 第45-51页 |
| 4.3.1 从学习者角度探究模型的应用价值 | 第46-47页 |
| 4.3.2 从教师角度探究模型的应用价值 | 第47-48页 |
| 4.3.3 从资源开发企业角度探究模型的应用价值 | 第48-51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1-54页 |
| 5.1 研究结论 | 第51-52页 |
| 5.2 研究展望 | 第52-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 附录 | 第58-64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4-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