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论文--唐(618~907年)论文

武则天的臣道观探析--以《臣轨》为例

中文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绪言第9-16页
    (一)选题理由第9页
    (二)选题意义第9-10页
    (三)学术史综述第10-14页
    (四)“臣道”概念界定第14-15页
    (五)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第15-16页
一、《臣轨》的成书及版本第16-22页
    (一)《臣轨》的作者及成书年代第16-19页
    (二)《臣轨》的版本第19-22页
二、臣道观的历史考察第22-27页
    (一)先秦时期第22-24页
    (二)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第24-25页
    (三)隋及唐朝前期第25-27页
三、武则天的臣德论第27-45页
    (一)守道第27-30页
    (二)公正第30-33页
    (三)诚信第33-38页
    (四)慎密第38-41页
    (五)廉洁第41-45页
四、武则天的君臣论第45-55页
    (一)同体第45-48页
    (二)至忠第48-52页
    (三)匡谏第52-55页
五、武则天的臣民论第55-64页
    (一)爱民第55-57页
    (二)利人第57-64页
六、武则天臣道观的影响第64-72页
    (一)对武则天执政时期的影响第64-68页
    (二)对后世的影响第68-70页
    (三)对海外的影响第70-72页
结语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81页
附录第81-96页
后记第96-97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滨水缓冲带景观设计研究--以安庆市顺安河缓冲带景观设计为例
下一篇:唐代益州区域社会经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