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文本再构教学实验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一、引言 | 第10-13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研究的目的 | 第11页 |
2.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三)论文框架 | 第12-13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3-27页 |
(一)文本再构的概念 | 第13-14页 |
(二)文本再构的理论基础 | 第14-16页 |
1.建构主义理论 | 第14-15页 |
2.情境学习理论 | 第15-16页 |
(三)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文本再构的原则 | 第16-17页 |
1.知识的系统性原则 | 第16-17页 |
2.内容的趣味性原则 | 第17页 |
3.难度的适中性原则 | 第17页 |
(四)小学英语教材文本特征分析 | 第17-23页 |
1.现行教材总体介绍 | 第17-18页 |
2.教材知识梳理 | 第18-19页 |
3.教材知识性分析 | 第19-20页 |
4.教材趣味性分析 | 第20-22页 |
5.教材易学性分析 | 第22-23页 |
(五)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3-27页 |
1.国外研究现状 | 第23-24页 |
2.国内研究现状 | 第24-27页 |
三、研究设计 | 第27-37页 |
(一)研究问题 | 第27页 |
(二)研究对象 | 第27-28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28页 |
(四)研究工具 | 第28-29页 |
1.调查问卷 | 第28-29页 |
2.访谈记录 | 第29页 |
3.测试卷 | 第29页 |
(五)实验过程 | 第29-37页 |
1.实验准备阶段 | 第30-31页 |
2.实验阶段 | 第31-36页 |
3.实验后阶段 | 第36-37页 |
四、研究结果与讨论 | 第37-49页 |
(一)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 | 第37-42页 |
1.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 | 第38-39页 |
2.知识性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39-40页 |
3.趣味性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40-41页 |
4.易学性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41-42页 |
(二)访谈结果分析 | 第42-45页 |
1.实验前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第42-44页 |
2.实验后学生访谈结果分析 | 第44-45页 |
(三)学生成绩数据分析 | 第45-49页 |
1.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英语水平测试成绩分析 | 第45-47页 |
2.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英语水平测试成绩分析 | 第47页 |
3.实验班实验前后的英语成绩比较分析 | 第47-49页 |
五、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文本再构有效性策略分析 | 第49-56页 |
(一)强化知识性 构建全面的知识体系 | 第49-51页 |
1.整合新旧知识 使内容更精炼 | 第49-50页 |
2.配合多元教材 化零散为系统 | 第50-51页 |
(二)增加文本趣味性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 第51-54页 |
1.调整单元及模块内容 使语言更合理 | 第51-53页 |
2.灵活使用教材 化枯燥为趣味 | 第53-54页 |
(三)优化文本设计 由易到难逐步提高 | 第54-56页 |
1.补充文化知识及语境内容 使情感更深刻 | 第54-55页 |
2.配合相关资源 化单一为多元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8页 |
(一)总结 | 第56-57页 |
(二)研究的不足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附录一 问卷调查 | 第60-61页 |
附录二 实验班测试前问卷调查结果汇总 | 第61-62页 |
附录三 教师访谈记录 | 第62-64页 |
附录四 学生访谈记录 | 第64-67页 |
附录五 前测试卷 | 第67-70页 |
附录六 后测试卷 | 第70-72页 |
附录七 实验班与传统班实验前原始成绩 | 第72-73页 |
附录八 实验班与传统班实验后成绩对比 | 第73-74页 |
附录九 实验班实验前和实验后原始成绩对比 | 第74-75页 |
附录十 课例 | 第75-78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