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权价值评估研究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述评 | 第11-16页 |
1.2.1 国外文献述评 | 第11-13页 |
1.2.2 国内文献述评 | 第13-15页 |
1.2.3 文献述评 | 第15-16页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6-17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1.4 本文的贡献与不足 | 第17-18页 |
1.4.1 贡献 | 第17页 |
1.4.2 不足 | 第17-18页 |
2 商标权价值评估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18-29页 |
2.1 商标权价值评估的概述及作用 | 第18-21页 |
2.1.1 商标权及其价值评估的概述 | 第18-19页 |
2.1.2 商标权及其价值评估作用与意义 | 第19-21页 |
2.2 商标权价值的构成与特点 | 第21-23页 |
2.2.1 商标权的价值构成 | 第21-22页 |
2.2.2 商标权的特点 | 第22-23页 |
2.3 商标权评估的影响要素分析 | 第23-24页 |
2.3.1 法律因素 | 第23页 |
2.3.2 经济因素 | 第23-24页 |
2.4 商标权价值评估方法的原理和优缺点分析 | 第24-29页 |
2.4.1 市场比较法原理及优缺点分析 | 第24-25页 |
2.4.2 重置成本法原理及优缺点分析 | 第25-26页 |
2.4.3 收益现值法原理及优缺点分析 | 第26-27页 |
2.4.4 评估方法的选择 | 第27-29页 |
3 收益法评估商标权价值的参数选择与方法改进 | 第29-41页 |
3.1 收益额的确定 | 第29-32页 |
3.1.1 收益额的测算方法 | 第29-31页 |
3.1.2 引入修正系数改进收益额 | 第31-32页 |
3.2 用FAHP模型测定商标权分成率 | 第32-36页 |
3.2.1 FAHP模型的简介 | 第32-35页 |
3.2.2 引入FAHP法改进传统商标权分成率 | 第35-36页 |
3.3 折现率的估算和收益年限的确定 | 第36-41页 |
3.3.1 折现率的估算 | 第36-39页 |
3.3.2 收益年限的确定 | 第39-41页 |
4 商标权价值评估案例分析 | 第41-54页 |
4.1 案例基本状况 | 第41-44页 |
4.1.1 企业概述 | 第41-42页 |
4.1.2 评估基本事项 | 第42-43页 |
4.1.3 财务数据收集 | 第43-44页 |
4.2 评估计算过程 | 第44-53页 |
4.2.1 无形资产带来的自由现金流量 | 第44-46页 |
4.2.2 商标分成率计算 | 第46-50页 |
4.2.3 求取修正系数 | 第50-51页 |
4.2.4 折现率确定 | 第51页 |
4.2.5 传统方法评估值与改进后评估值比较 | 第51-53页 |
4.3 案例评述 | 第53-54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54-56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54页 |
5.2 评估建议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