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朝阳市历史文化产业政府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7页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第8-9页
        (一)研究背景第8-9页
        (二)研究意义第9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4页
        (一)国外文化产业研究现状第9-11页
        (二)国内文化产业研究现状第11-13页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第13-14页
    三、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图第14-15页
        (一)研究框架第14页
        (二)技术路线图第14-15页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15-17页
        (一)研究方法第15-16页
        (二)创新点第16-17页
第二章 地方政府历史文化产业管理理论第17-22页
    一、相关概念界定第17-19页
        (一)文化产业的概念第17-18页
        (二)历史文化产业的概念第18页
        (三)文化产业与历史文化产业的关系第18-19页
    二、地方政府历史文化产业管理的基本要素第19-20页
        (一)地方政府历史文化产业管理主体第19页
        (二)地方政府历史文化产业管理客体第19页
        (三)地方政府历史文化产业管理内容第19-20页
        (四)地方政府历史文化产业管理手段第20页
    三、强化地方政府历史文化产业管理的意义第20-22页
        (一)有益于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第21页
        (二)有利于加快历史文化传播,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第21页
        (三)有利于增加当地的就业岗位,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第21-22页
第三章 朝阳市历史文化产业政府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22-29页
    一、朝阳市历史文化产业政府管理取得的成绩第22-24页
        (一)朝阳市政府发展思路清晰,形成了“四大文化”精品品牌第22-23页
        (二)以牛河梁红山文化产业园区为主的园区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第23页
        (三)文化体制改革方面成效显著第23页
        (四)大力推动演艺业、动漫游戏业和工艺美术业的发展第23-24页
    二、朝阳市历史文化产业政府管理存在的问题第24-26页
        (一)政府内部管理体制不顺畅第24-25页
        (二)历史文化产业缺少统一规划第25页
        (三)历史文化产业发展环境不给力第25-26页
        (四)政府管理手段单一第26页
    三、朝阳市历史文化产业政府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第26-29页
        (一)政府管理理念落后第26-27页
        (二)政府财力投入有限第27页
        (三)政府政策不完善第27页
        (四)政府管理创新缺失及公共文化服务不完善第27-29页
第四章 国内外典型城市历史文化产业政府管理的成功经验借鉴第29-36页
    一、国外典型城市历史文化产业政府管理的成功经验第29-32页
        (一)美国纽约市第29-30页
        (二)英国伦敦市第30-31页
        (三)法国巴黎市第31-32页
    二、国内典型城市历史文化产业政府管理的成功经验第32-34页
        (一)北京市第32页
        (二)杭州市第32-34页
        (三)苏州市第34页
    三、国内外典型城市历史文化产业政府管理成功经验借鉴第34-36页
第五章 完善朝阳市历史文化产业政府管理的对策第36-43页
    一、创新政府管理理念第36-37页
        (一)创新管理主体管理理念第36页
        (二)明确管理主体权责关系第36-37页
        (三)强化管理主体服务意识第37页
    二、加快历史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步伐第37-39页
        (一)继续推进文化旅游牵动战略第37-38页
        (二)积极创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第38页
        (三)重视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第38-39页
    三、建立一套完备的历史文化产业政策体系第39-40页
        (一)加快制定朝阳历史文化产业长远发展战略第39页
        (二)优化财政金融政策第39-40页
        (三)积极构建历史文化产业人才支撑政策体系第40页
    四、提升历史文化产业软硬大环境的建设力度第40-43页
        (一)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第40-41页
        (二)培育骨干文化企业,打造知名文化品牌第41页
        (三)加大历史文化宣传力度第41-42页
        (四)逐步提升朝阳人的历史文化意识第42-43页
结论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致谢第47-48页
个人简历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下一篇:山西晚报全媒体集群现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