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2-23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3-20页 |
1.2.1 国内外网络用户信息行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3-20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0-21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1页 |
1.4 研究创新 | 第21-22页 |
1.5 论文框架 | 第22-23页 |
第2章 用户行为与微信营销理论 | 第23-30页 |
2.1 用户行为理论 | 第23-25页 |
2.1.1 理性行为理论 | 第23页 |
2.1.2 技术接受模型 | 第23-24页 |
2.1.3 信息采纳理论 | 第24页 |
2.1.4 信息分享 | 第24-25页 |
2.2 微信营销相关理论 | 第25-30页 |
2.2.1 移动营销的概述 | 第25-26页 |
2.2.2 微信营销概述 | 第26-27页 |
2.2.3 ISMAS视角下的微信营销 | 第27-28页 |
2.2.4 农产品微信营销的发展现状 | 第28-30页 |
第3章 研究设计与变量确定 | 第30-40页 |
3.1 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 | 第30-36页 |
3.1.1 变量确定 | 第30-31页 |
3.1.2 模型构建 | 第31-32页 |
3.1.3 研究假设与变量释义 | 第32-36页 |
3.2 量表的测量与确定 | 第36-38页 |
3.3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第38-40页 |
3.3.1 问卷结构 | 第38-39页 |
3.3.2 数据收集 | 第39-40页 |
第4章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 第40-64页 |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0-42页 |
4.2 样本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2-44页 |
4.3 问卷信度分析 | 第44-45页 |
4.4 因子分析 | 第45-50页 |
4.4.1 效度检验 | 第45-46页 |
4.4.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46-49页 |
4.4.3 基于因子分析模型修正 | 第49-50页 |
4.5 相关性分析 | 第50-51页 |
4.6 方差分析 | 第51-56页 |
4.6.1 性别对各因子的独立样本T检验 | 第51-52页 |
4.6.2 年龄对各因子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 第52-55页 |
4.6.3 收入对各因子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 第55-56页 |
4.7 回归分析 | 第56-60页 |
4.7.1 以态度为因变量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 第57-58页 |
4.7.2 以分享行为为因变量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 第58-60页 |
4.7.3 以使用态度—分享行为一元回归分析 | 第60页 |
4.8 结果讨论 | 第60-64页 |
第5章 农产品微信的营销策略 | 第64-69页 |
5.1 完善信息内容 | 第64页 |
5.2 完善微信平台设计 | 第64-65页 |
5.3 信息推送合理 | 第65页 |
5.4 创新营销形式 | 第65-66页 |
5.5 增强互动性 | 第66-67页 |
5.6 实施精准营销 | 第67页 |
5.7 开展特色营销 | 第67-69页 |
第6章 研究总结及展望 | 第69-71页 |
6.1 研究总结 | 第69页 |
6.2 研究局限 | 第69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69-71页 |
附录 | 第71-75页 |
附录1 农产品微信用户访谈提纲 | 第71页 |
附录2 调查问卷 | 第71-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