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针叶树类论文--松论文--马尾松论文

不同恢复时期马尾松林群落结构动态格局及主要树种的生态适应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目录第10-13页
第一章 前言第13-21页
 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4-19页
   ·恢复生态学研究第14页
   ·常绿阔叶林恢复研究第14-19页
     ·土壤化学性质第15页
     ·群落结构动态第15-17页
     ·种群结构第17-18页
     ·植物性状第18-19页
 3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9-21页
第二章 研究区域慨况及方法第21-24页
 1 研究地区概况第21-22页
   ·气候第21页
   ·地质和土壤第21页
   ·自然植被第21-22页
 2 研究方法第22-24页
   ·样地设置第22页
   ·叶片采集第22页
   ·土壤养分测定第22-23页
   ·生长速度、树干密度及生物量测定第23-24页
第三章 不同恢复时期马尾松群落物种组成和结构变化第24-39页
 1 研究方法第24-25页
   ·优势种确定第24页
   ·物种多样性指数第24页
   ·主要优势种种群年龄结构第24-2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5-33页
   ·种类组成及多样性第25页
   ·生活型组成第25-28页
   ·群落结构第28-33页
     ·垂直结构第28-29页
     ·优势种年龄结构第29-33页
   ·土壤化学性质第33页
 3 讨论第33-39页
   ·恢复时间对种类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第33-35页
   ·不同恢复时期群落垂直结构变化第35-36页
   ·不同恢复时期优势种种群年龄结构变化第36-37页
   ·恢复时间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第37-39页
第四章 不同恢复时期马尾松群落林下木本植物生长速度及性状响应第39-58页
 1 研究方法第39-41页
   ·研究对象第39页
   ·测定方法第39-41页
   ·数据处理第41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1-54页
   ·不同恢复时期植物生长速度和性状差异第41-48页
     ·生长速度和树干密度差异第41-42页
     ·主要树种叶性状差异第42-46页
     ·不同恢复时期群落共有种的叶性状差异第46-48页
   ·不同生活型植物生长速度和性状差异第48-50页
     ·生长速度和树干密度差异第48-49页
     ·叶性状差异第49页
     ·生物量分配比较第49-50页
   ·生长速度、树干密度与叶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第50-53页
     ·叶性状指标间相关性第50-52页
     ·生长速度与性状指标间相关性第52-53页
   ·各部分生物量分配相关性分析第53-54页
 3 讨论第54-58页
   ·植物叶性状对不同恢复时期群落生境变化的响应第54-55页
   ·不同恢复时期主要树种叶性状的差异第55-56页
   ·不同生活型物种生长速度和叶性状差异及对恢复格局的解释第56页
   ·植物生长速度与性状相关性解释第56-58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8-61页
 1. 不同恢复时期马尾松林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第58页
 2. 主要优势种的种群结构及功能性状变化第58-59页
 3. 对常绿阔叶林恢复和重建的一些建议第59-60页
 4. 本论文的不足和展望第60-61页
附录1 物种组成及相对优势度第61-63页
附录2 群落调查记录的木本植物名录第63-66页
附录3 科研成果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5页
后记第75-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分子水平研究和比较两种腹毛目纤毛虫休眠包囊和营养细胞
下一篇:沙地云杉种内分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