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水产、渔业论文--水产捕捞论文--渔具与捕鱼设备论文--渔网具论文--拖网论文

拖网网具系统水弹性力学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致谢第5-7页
摘要第7-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1章 绪论第18-38页
    1.1 概述第18-21页
        1.1.1 拖网捕捞技术第18-19页
        1.1.2 拖网网具系统组成第19-20页
        1.1.3 拖网网具水弹性力学特性的研究方法第20-21页
    1.2 课题相关研究现状第21-34页
        1.2.1 网具结构模型研究现状第21-25页
        1.2.2 网具水动力模型研究现状第25-29页
        1.2.3 网具模型求解效率研究现状第29-31页
        1.2.4 网具系统流固耦合研究现状第31-32页
        1.2.5 拖网网板模型研究现状第32-34页
    1.3 课题研究意义第34-35页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35-38页
第2章 大型拖网网具数值建模方法研究第38-64页
    2.1 概述第38-39页
    2.2 网具系统结构建模第39-46页
        2.2.1 网具结构介绍第39-40页
        2.2.2 网具系统结构离散模型第40-43页
        2.2.3 集中质量点运动分析第43-44页
        2.2.4 网具拓扑的构建方法第44-46页
    2.3 网具系统水动力建模第46-52页
        2.3.1 结节水动力计算第46页
        2.3.2 目脚水动力计算第46-47页
        2.3.3 网片水动力计算第47-52页
    2.4 网板、升力帆布与拖网船模型第52-55页
        2.4.1 网板模型第52-53页
        2.4.2 升力帆布模型第53-54页
        2.4.3 拖网船模型第54-55页
    2.5 数学模型求解方法第55-57页
    2.6 网目合并对仿真结果的影响第57-62页
        2.6.1 简化网拓扑结构第57-58页
        2.6.2 仿真工况介绍第58-59页
        2.6.3 仿真结果第59-62页
    2.7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第3章 拖网网具模型数值稳定性研究第64-88页
    3.1 概述第64-65页
    3.2 拖网网具模型数值稳定性研究第65-72页
        3.2.1 拖网网具模型数值发散过程分析第65-66页
        3.2.2 拖网网具模型数值稳定判据推导第66-72页
    3.3 基于稳定判据的模型优化算法第72-77页
        3.3.1 选定优化步长第73-75页
        3.3.2 附加质量优化第75页
        3.3.3 弹簧刚度优化第75页
        3.3.4 目脚内阻尼系数优化第75-76页
        3.3.5 物理参数优化(PPO)算法的计算流程第76-77页
    3.4 数值仿真研究第77-85页
        3.4.1 仿真算例说明第77-78页
        3.4.2 不同仿真优化步长下的仿真结果第78-80页
        3.4.3 不同K_m下的仿真结果第80-81页
        3.4.4 不同放网工况下的仿真结果第81-84页
        3.4.5 仿真效率对比第84-85页
    3.5 总结与讨论第85-87页
        3.5.1 附加质量对仿真结果的影响第85页
        3.5.2 目脚刚度对仿真结果的影响第85-86页
        3.5.3 目脚内阻尼对仿真结果的影响第86页
        3.5.4 仿真步长对仿真结果的影响第86页
        3.5.5 质量优化系数K_m对仿真结果的影响第86-87页
    3.6 本章小结第87-88页
第4章 拖网网具流固耦合特性研究第88-120页
    4.1 概述第88-89页
    4.2 流场数学模型第89-94页
        4.2.1 流体模型控制方程第89-92页
        4.2.2 边界条件第92-94页
    4.3 混合体积法第94-99页
        4.3.1 流体流动阻力的等效方法第94-95页
        4.3.2 网具在混合体积中的离散方法第95-98页
        4.3.3 结节局部水速计算第98-99页
    4.4 数值计算方法第99-100页
    4.5 仿真算例研究第100-113页
        4.5.1 流场网格大小对仿真精度的影响第101-102页
        4.5.2 流场计算域尺寸对仿真精度的影响第102-103页
        4.5.3 刚性网箱实验验证第103-107页
        4.5.4 柔性网箱实验验证第107-110页
        4.5.5 网片周围流场分布实验验证第110-112页
        4.5.6 计算效率验证第112-113页
    4.6 拖网网具流固耦合研究第113-117页
        4.6.1 流场计算域确定及坐标转换第113-115页
        4.6.2 拖网网具周围流场分布第115-116页
        4.6.3 流固耦合对网具水动力的影响第116-117页
    4.7 总结与讨论第117-118页
    4.8 本章小结第118-120页
第5章 网板六自由度建模研究第120-140页
    5.1 概述第120-121页
    5.2 网板六自由度建模第121-126页
        5.2.1 网板模型及参考坐标系定义第121-122页
        5.2.2 网板工作角度计算第122-124页
        5.2.3 网板水动力(矩)计算第124-125页
        5.2.4 网板运动方程第125-126页
    5.3 网板模型参数辨识第126-136页
        5.3.1 仿真模型说明第127-128页
        5.3.2 试验数据说明第128-129页
        5.3.3 网板参数辨识问题描述第129-130页
        5.3.4 网板参数辨识算法第130-133页
        5.3.5 网板参数辨识结果第133-136页
    5.4 六自由度网板仿真研究第136-139页
        5.4.1 网板工作角度随曳纲长度的关系第136-137页
        5.4.2 网板安装角度对网具性能的影响第137-139页
    5.5 本章小结第139-140页
第6章 基于模型的拖网网具负载特性研究第140-152页
    6.1 概述第140-141页
    6.2 曳纲张力特性数值试验研究第141-144页
        6.2.1 数值试验方法第141页
        6.2.2 曳纲张力特征提取第141-142页
        6.2.3 曳纲张力数值试验结果分析第142-144页
    6.3 拖网稳态负载模型第144-145页
    6.4 拖网动态负载模型第145-150页
        6.4.1 拖网动态负载模型简化第145-148页
        6.4.2 拖网动态负载模型参数拟合第148-150页
    6.5 基于负载模型的曳纲张力估计第150-151页
    6.6 本章小结第151-152页
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152-156页
    7.1 论文总结第152-155页
        7.1.1 论文的工作总结第152-154页
        7.1.2 论文的创新点第154-155页
    7.2 工作展望第155-156页
参考文献第156-166页
部分彩色图片第166-172页
作者简历及在攻读博士期间获得的成果第172-173页

论文共1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液压驱动单腿跳跃机器人控制系统研究
下一篇:高效精密绿色数控电火花成型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