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学(机械设计基础理论)论文--机构学论文

2-UPR-2-RPU冗余驱动并联机器人设计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8页
    1.1 研究背景以及意义第9-15页
        1.1.1 搅拌摩擦焊的起源与发展第9-11页
        1.1.2 并联机构的起源与发展第11-13页
        1.1.3 搅拌摩擦焊机架的发展第13-14页
        1.1.4 冗余驱动并联机构的定义以及应用第14页
        1.1.5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6页
        1.2.1 运动学分析第15页
        1.2.2 工作空间分析第15-16页
        1.2.3 性能分析第16页
        1.2.4 虚拟样机技术第16页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6-18页
第二章 2-UPR2RPU冗余驱动并联机构的位置分析第18-26页
    2.1 引言第18页
    2.2 冗余驱动并联机构简介以及坐标系建立第18-19页
    2.3 位置反解分析第19-22页
    2.4 冗余驱动并联机构的正解分析第22-24页
    2.5 本章小结第24-26页
第三章 2-UPR2RPU冗余驱动并联机构参数优化以及工作空间第26-36页
    3.1 引言第26页
    3.2 基于运动/力传递性能参数优化第26-32页
        3.2.1 螺旋理论以及运动/力传递性能指标简介第26-27页
        3.2.2 LTI性能指标分析第27-32页
    3.3 工作空间分析第32-35页
        3.3.1 可能的干涉条件第32-33页
        3.3.2 工作空间求解第33-35页
    3.4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四章 2-UPR2RPU冗余驱动并联机构的运动学仿真第36-43页
    4.1 引言第36页
    4.2 虚拟样机与其坐标系第36-37页
    4.3 仿真算例第37-42页
        4.3.1 单一数值算例第37-39页
        4.3.2 螺旋曲线仿真算例第39-42页
    4.4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五章 2-UPR2RPU冗余驱动并联机构零部件的受力分析第43-51页
    5.1 引言第43页
    5.2 结构静力分析第43-50页
        5.2.1 U副长支架静力分析第43-46页
        5.2.2 R副支架静力分析第46-48页
        5.2.3 动平台静力分析第48-50页
    5.3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六章 2-UPR2RPU冗余驱动并联机构样机制作第51-67页
    6.1 引言第51页
    6.2 样机设计的基本原则第51-52页
    6.3 原始参数第52页
    6.4 结构设计第52-65页
        6.4.1 移动副的设计第52-57页
        6.4.2 静平台的设计第57-61页
        6.4.3 动平台的设计第61-64页
        6.4.4 静平台外框架第64-65页
    6.5 三维样机第65-66页
    6.6 小结第66-67页
第七章总结与展望第67-69页
    7.1 总结第67-68页
    7.2 展望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3-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Linux的SCARA型机械臂运动控制系统设计
下一篇:加氢换热器失效分析及防控工程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