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财务运行绩效研究--以湖南省A校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1.1 选题的背景 | 第11-13页 |
1.1.2 选题的意义 | 第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概述 | 第13-16页 |
1.2.1 国外研究概述 | 第13-15页 |
1.2.2 国内研究概述 | 第15-16页 |
1.3 研究的内容与思路 | 第16-17页 |
1.3.1 研究的内容 | 第16-17页 |
1.3.2 研究的思路 | 第17页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地方高校财务运行绩效理论概述 | 第19-23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2.1.1 绩效 | 第19页 |
2.1.2 经济效益 | 第19页 |
2.1.3 高校财务运行绩效 | 第19-20页 |
2.1.4 高校财务运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第20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2.2.1 准公共产品理论 | 第20页 |
2.2.2 组织绩效评价理论 | 第20-22页 |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地方高校财务运行绩效的评价 | 第23-35页 |
3.1 地方高校财务运行绩效的评价原则 | 第23-25页 |
3.1.1 科学性原则 | 第24页 |
3.1.2 相关性原则 | 第24页 |
3.1.3 动态完善性原则 | 第24-25页 |
3.2 地方高校财务运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第25-30页 |
3.2.1 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25-26页 |
3.2.2 评价指标解析 | 第26-30页 |
3.3 地方高校财务运行绩效指标的标准化处理 | 第30-31页 |
3.3.1 功效系数法 | 第30页 |
3.3.2 标准差法 | 第30-31页 |
3.4 地方高校财务运行绩效的评价方法 | 第31-35页 |
3.4.1 层次分析法 | 第31-32页 |
3.4.2 层次分析法一般步骤 | 第32-34页 |
3.4.3 层次分析法的优缺点 | 第34-35页 |
第四章 湖南省A高校财务运行绩效评价的实证分析 | 第35-57页 |
4.1 A高校简介 | 第36-39页 |
4.1.1 A高校基本情况 | 第36页 |
4.1.2 A高校在校人员情况 | 第36-38页 |
4.1.3 A高校财务工作情况 | 第38-39页 |
4.2 A高校财务运行现状分析 | 第39-48页 |
4.2.1 教学绩效 | 第39-42页 |
4.2.2 科研绩效 | 第42-44页 |
4.2.3 自筹能力 | 第44-46页 |
4.2.4 资产绩效 | 第46-48页 |
4.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权重排序 | 第48-54页 |
4.3.1 指标数据来源 | 第49页 |
4.3.2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第49-50页 |
4.3.3 构造判断矩阵 | 第50-52页 |
4.3.4 计算矩阵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 第52-54页 |
4.3.5 计算各指标层次总排序 | 第54页 |
4.4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综合评价 | 第54-57页 |
4.4.1 指标数据标准化 | 第54-55页 |
4.4.2 综合评价结果 | 第55-56页 |
4.4.3 结果分析 | 第56-57页 |
第五章 A高校财务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57-63页 |
5.1 A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57-59页 |
5.1.1 债务风险总体过高 | 第57-58页 |
5.1.2 科研经费增长缓慢 | 第58页 |
5.1.3 资金效益缺乏发挥 | 第58-59页 |
5.1.4 财务工作缺乏效率 | 第59页 |
5.2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59-63页 |
5.2.1 财务风险意识不强 | 第59-60页 |
5.2.2 金融运作能力不强 | 第60页 |
5.2.3 财务机制改革缓慢 | 第60-61页 |
5.2.4 财务人员素质不高 | 第61-63页 |
第六章 提高A高校财务运行绩效的建议对策 | 第63-69页 |
6.1 完善管理体制,保证财务高效运行 | 第63-64页 |
6.2 加强财源建设,保障教育经费供给 | 第64-65页 |
6.3 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财务工作改革 | 第65-66页 |
6.4 加强培训力度,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 第66-69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
作者简历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