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盗窃罪既遂与未遂的认定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0-11页 |
1.4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第11-12页 |
第二章 盗窃罪的相关法律问题 | 第12-16页 |
2.1 盗窃罪的定义及我国的法律现状 | 第12-13页 |
2.2 相关案例引发的争议问题 | 第13-16页 |
2.2.1 案例一 | 第13-14页 |
2.2.2 案例二 | 第14页 |
2.2.3 案例三 | 第14-15页 |
2.2.4 案例四 | 第15-16页 |
第三章 盗窃罪既遂未遂标准的法理分析 | 第16-27页 |
3.1 对认定盗窃罪既遂未遂标准主要学说的评析 | 第16-19页 |
3.1.1 接触说 | 第17页 |
3.1.2 转移说 | 第17页 |
3.1.3 失控说 | 第17-18页 |
3.1.4 控制说 | 第18-19页 |
3.1.5 失控加控制说 | 第19页 |
3.2 对相关案例的分析 | 第19-27页 |
3.2.1 受管控空间内盗窃既遂标准的认定 | 第19-21页 |
3.2.2 盗窃虚拟财产既遂标准的认定 | 第21-23页 |
3.2.3 盗窃机动车既遂标准的认定 | 第23-24页 |
3.2.4 扒窃行为既遂标准的认定 | 第24-27页 |
第四章 盗窃罪既遂与未遂的认定标准 | 第27-31页 |
4.1 失控加控制说之合理论证 | 第27-28页 |
4.2 失控加控制说的适用问题 | 第28-31页 |
结语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致谢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