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0-11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10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11-1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3.2 研究框架 | 第12-13页 |
1.4 本文的主要贡献 | 第13-14页 |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4-21页 |
2.1 商业银行风险概述 | 第14-15页 |
2.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 | 第15-16页 |
2.2.1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概念 | 第15-16页 |
2.2.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特点 | 第16页 |
2.3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 | 第16-18页 |
2.4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 | 第18-20页 |
2.4.1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制度的现状 | 第18-19页 |
2.4.2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组织结构的现状 | 第19页 |
2.4.3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机制的现状 | 第19-20页 |
2.5 对已有研究的总结 | 第20-21页 |
第3章 A银行S分行信贷风险管理现存问题研究 | 第21-34页 |
3.1 A银行S分行简介 | 第21-22页 |
3.2 A银行S分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 | 第22-30页 |
3.2.1 A银行S分行授信集中度不合理 | 第24-26页 |
3.2.2 A银行S分行信贷风险流程管理不合理 | 第26-27页 |
3.2.3 A银行S分行信贷风险评级管理不规范 | 第27-29页 |
3.2.4 A银行信贷风险预警机制不健全 | 第29-30页 |
3.3 A银行S分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0-34页 |
3.3.1 授信集中度不合理的原因 | 第30-31页 |
3.3.2 信贷风险流程管理不合理的原因 | 第31-32页 |
3.3.3 信贷评级管理不规范的原因 | 第32-33页 |
3.3.4 信贷风险预警机制不健全的原因 | 第33-34页 |
第4章 A银行S分行信贷风险管理提升方案设计 | 第34-47页 |
4.1 A银行S分行信贷风险提升方案设计的原则 | 第34页 |
4.2 A银行S分行信贷风险提升方案设计的内容 | 第34-38页 |
4.2.1 风险识别 | 第34-36页 |
4.2.2 风险度量 | 第36-37页 |
4.2.3 风险控制 | 第37-38页 |
4.2.4 风险评估 | 第38页 |
4.3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房地产信贷风险实证分析 | 第38-44页 |
4.3.1 模型建立及说明 | 第39页 |
4.3.2 指标体系的主成分分析 | 第39-42页 |
4.3.3 模型估计及预测分析 | 第42-44页 |
4.3.4 实证研究结论 | 第44页 |
4.4 A银行S分行信贷风险提升方案的实施及效果分析 | 第44-47页 |
4.4.1 提升方案实施的目标 | 第44-45页 |
4.4.2 提升方案实施的策略 | 第45页 |
4.4.3 提升方案的实施效果 | 第45-47页 |
第5章 A银行S分行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提升的保障措施 | 第47-50页 |
5.1 充分发挥管理组织架构指导作用 | 第47页 |
5.2 严控授信流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 | 第47-48页 |
5.3 加强信贷风险管理人员培训 | 第48-49页 |
5.4 培养健康的信贷风险管理文化 | 第49-50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0-51页 |
6.1 结论 | 第50页 |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