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6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9-1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目的 | 第10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三、评述 | 第13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3-16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二、研究的方法 | 第14页 |
三、创新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相关理论分析 | 第16-20页 |
第一节 农业产业投资基金概述 | 第16-17页 |
第二节 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的特征 | 第17-18页 |
一、投资制度 | 第17页 |
二、运作方式 | 第17-18页 |
三、参与经营管理 | 第18页 |
第三节 农业产业投资基金与其他投资基金的区别 | 第18-20页 |
一、与一般股权投资的差异 | 第18-19页 |
二、与各类专项基金的区别 | 第19-20页 |
第三章 农发行发展农业产业投资基金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 | 第20-31页 |
第一节 农发行发展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的必要性 | 第20-22页 |
一、开拓新"蓝海"是农发行改革时期的历史需求 | 第20页 |
二、为政府扶持农业产业提供一种新的投融资模式 | 第20-21页 |
三、能够有效地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 第21页 |
四、有利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 第21-22页 |
第二节 农发行发展农业产业投资基金对需求主体的研究 | 第22-25页 |
一、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现状 | 第23页 |
二、农业龙头企业的特点 | 第23-24页 |
三、农业龙头企业的融资特殊性 | 第24-25页 |
第三节 农发行发展农业产业投资基金对供给主体的研究 | 第25-27页 |
一、较为富有的家庭和个人 | 第25页 |
二、政府 | 第25-26页 |
三、养老基金 | 第26页 |
四、保险公司 | 第26页 |
五、银行 | 第26-27页 |
六、有资金实力的企业 | 第27页 |
第四节 农发行发展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的可行性研究 | 第27-31页 |
一、法规、政策因素 | 第27-29页 |
二、良好的资本市场环境因素 | 第29页 |
三、农业科学技术创新的影响 | 第29页 |
四、人才因素 | 第29-31页 |
第四章 农发行发展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的创新研究 | 第31-50页 |
第一节 农发行发展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的资金筹集 | 第31-34页 |
一、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的筹集方式 | 第31页 |
二、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的交易方式 | 第31-32页 |
三、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的资金来源 | 第32-33页 |
四、农业产业投资基金资金的筹集程序 | 第33-34页 |
五、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的资金筹集 | 第34页 |
第二节 农发行发展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管理 | 第34-37页 |
一、项目筛选与调查研究 | 第34-35页 |
二、投资设计与价值评估 | 第35-36页 |
三、项目监控与增值服务 | 第36-37页 |
第三节 农发行发展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的退出机制 | 第37-40页 |
一、退出的原因 | 第38页 |
二、退出的渠道 | 第38-40页 |
第四节 农发行发展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的风险控制 | 第40-45页 |
一、投资项目的实际建设风险 | 第40-43页 |
二、投资项目运营风险控制途径 | 第43-44页 |
三、投资项目退出风险及解决途径 | 第44-45页 |
第五节 农发行发展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的激励约束 | 第45-47页 |
一、报酬激励有三种理论模式 | 第46页 |
二、建立制约的规章制度 | 第46-47页 |
三、效率最高的激励措施 | 第47页 |
第六节 政府参与农发行发展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的意义 | 第47-50页 |
一、政府介入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的必要性 | 第48页 |
二、政府介入农业产业投资基金方式研究 | 第48-5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相关政策建议 | 第50-54页 |
第一节 结论 | 第50-51页 |
一、农发行设立农业产业投资基金意义深远 | 第50页 |
二、该类基金服务的对象是有潜力的龙头企业 | 第50页 |
三、该类基金募集对象为各类闲置的社会资本 | 第50-51页 |
四、该类基金的组织模式有农发行自身特点 | 第51页 |
五、政府参与该基金建设意义重大 | 第51页 |
第二节 相关政策建议 | 第51-53页 |
一、农发行应成立农业产业投资基金部门 | 第51-52页 |
二、基金的管理体制需要完善,农发行的盈利模式还需要探索 | 第52页 |
三、政府相关部门的参与非常必要 | 第52页 |
四、政府配套的法律法规急需出台 | 第52-53页 |
第三节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