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1 开放办学给高校安全管理带来新考验 | 第10页 |
1.1.2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影响着高校安全 | 第10-11页 |
1.1.3 大学生思想的多元化影响着高校安全 | 第11页 |
1.1.4 信息传播的网络化影响着高校安全 | 第11页 |
1.2 选题意义 | 第11-13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3.1 关于高校安全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2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3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17-18页 |
1.4 研究思路 | 第18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5.1 文献研究法 | 第18页 |
1.5.2 比较分析法 | 第18-19页 |
1.5.3 功能分析法 | 第19页 |
1.5.4 跨学科分析法 | 第19页 |
1.6 创新之处 | 第19页 |
1.7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2章 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安全管理的理论概述 | 第20-30页 |
2.1 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概述 | 第20-22页 |
2.1.1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 第20页 |
2.1.2 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 第20-21页 |
2.1.3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 第21-22页 |
2.2 高校安全管理相关理论概述 | 第22-25页 |
2.2.1 高校安全的内涵 | 第22-23页 |
2.2.2 高校安全管理的内涵与特点 | 第23-24页 |
2.2.3 高校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 | 第24-25页 |
2.2.4 高校安全管理的目标 | 第25页 |
2.3 思想政治教育运用于高校安全管理的理论依据 | 第25-28页 |
2.3.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 第26页 |
2.3.2 唯物辩证法的哲学理论 | 第26-27页 |
2.3.3 危机管理理论 | 第27页 |
2.3.4 危机心理干预理论 | 第27-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3章 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安全管理的关系 | 第30-36页 |
3.1 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安全管理的内在联系 | 第30-32页 |
3.1.1 共同的工作理念 | 第30-31页 |
3.1.2 共同的价值追求 | 第31页 |
3.1.3 共同的育人目标 | 第31-32页 |
3.2 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安全管理的差异 | 第32页 |
3.2.1 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安全管理内涵不同 | 第32页 |
3.2.2 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安全管理方法不同 | 第32页 |
3.2.3 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安全管理路径不同 | 第32页 |
3.3 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安全管理的相互介入 | 第32-34页 |
3.3.1 高校安全管理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内容 | 第33页 |
3.3.2 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进高校安全管理 | 第33-3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4章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安全管理中的功能定位 | 第36-44页 |
4.1 高校安全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 第36-39页 |
4.1.1 高校安全管理的现状 | 第36-37页 |
4.1.2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安全管理中的运用及问题 | 第37-38页 |
4.1.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8-39页 |
4.2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安全管理中的功能 | 第39-40页 |
4.2.1 引领功能 | 第39页 |
4.2.2 调节功能 | 第39-40页 |
4.2.3 保障功能 | 第40页 |
4.2.4 激励功能 | 第40页 |
4.3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 第40-42页 |
4.3.1 思想政治教育在保障大学生安全方面的作用 | 第40-41页 |
4.3.2 思想政治教育在保障安全管理工作方面的作用 | 第41-4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5章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安全管理中的运用 | 第44-54页 |
5.1 思想政治教育运用于高校安全管理的内容 | 第44-47页 |
5.1.1 加强安全意识教育 | 第44-46页 |
5.1.2 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 第46-47页 |
5.1.3 加强法制观教育 | 第47页 |
5.2 思想政治教育运用于高校安全管理的原则 | 第47-48页 |
5.2.1 人文性原则 | 第47-48页 |
5.2.2 创新性原则 | 第48页 |
5.2.3 实践性原则 | 第48页 |
5.3 思想政治教育运用于高校安全管理的方法 | 第48-50页 |
5.3.1 榜样示范方法 | 第48-49页 |
5.3.2 思想转化方法 | 第49页 |
5.3.3 实践锻炼方法 | 第49-50页 |
5.4 思想政治教育运用于高校安全管理的的路径选择 | 第50-53页 |
5.4.1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 第50-51页 |
5.4.2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运用形式 | 第51页 |
5.4.3 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运用机制 | 第51-5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