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论文--农业资源类型及评价论文

基于农户收入差异视角的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效果研究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1页
第一章 导论第15-35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5-22页
        1.1.1 农业水资源严重短缺第16-17页
        1.1.2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基础第17-19页
        1.1.3 农业生产转型对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提出更高要求第19-20页
        1.1.4 国家政策倾斜为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创造良好契机第20-22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2-23页
        1.2.1 研究目的第22页
        1.2.2 研究意义第22-23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3-30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23-25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25-29页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第29-30页
    1.4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第30-33页
        1.4.1 研究思路第30-32页
        1.4.2 研究内容第32-33页
        1.4.3 研究方法第33页
    1.5 数据来源第33-34页
    1.6 论文的创新之处第34-35页
第二章 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效果研究的理论框架第35-48页
    2.1 概念界定及研究范围第35-37页
        2.1.1 农田水利设施的内涵与特征第35-36页
        2.1.2 农户收入差异第36-37页
        2.1.3 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效果第37页
        2.1.4 研究范围第37页
    2.2 理论基础第37-44页
        2.2.1 公共产品理论第37-40页
        2.2.2 帕累托最优理论第40-42页
        2.2.3 集体行动理论第42-43页
        2.2.4 消费者行为理论第43-44页
    2.3 理论框架第44-48页
        2.3.1 农户收入差异视角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效果研究的DI-OS-O逻辑框架第44-46页
        2.3.2 农户收入差异视角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效果评价框架第46-48页
第三章 农田水利设施供给现状分析与农户收入差异测算第48-67页
    3.1 农田水利设施发展历程第48-51页
        3.1.1 改革开放前第48-49页
        3.1.2 改革开放后第49-51页
    3.2 农田水利设施的供给现状分析第51-58页
        3.2.1 我国农田水利设施供给的规模第51-53页
        3.2.2 农田水利设施供给的地区差异第53-56页
        3.2.3 农田水利设施供给的结构差异第56-58页
    3.3 农户收入差异测算第58-65页
        3.3.1 基尼系数第58-61页
        3.3.2 泰尔指数第61-63页
        3.3.3 最富有 40%人口收入份额第63-65页
    3.4 小结第65-67页
第四章 农户收入差异视角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水平分析第67-90页
    4.1 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水平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第67-71页
        4.1.1 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水平指标体系建立第67-69页
        4.1.2 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水平的评价方法第69-71页
    4.2 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水平综合评价第71-83页
        4.2.1 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水平评价的数据来源及样本描述第71-72页
        4.2.2 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水平评价结果分析第72-83页
    4.3 农户收入差异视角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水平影响因素分析第83-88页
        4.3.1 数据来源第83-85页
        4.3.2 变量选择第85-86页
        4.3.3 研究方法第86-87页
        4.3.4 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水平影响因素实证结果及分析第87-88页
    4.4 小结第88-90页
第五章 农户收入差异视角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满意度分析第90-102页
    5.1 数据说明和变量选择第91-97页
        5.1.1 调查概况第91页
        5.1.2 样本描述第91-92页
        5.1.3 农户对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满意度评估第92-95页
        5.1.4 变量选择第95-97页
    5.2 研究方法与理论模型第97-99页
    5.3 模型估计与分析第99-101页
    5.4 小结第101-102页
第六章 农户收入差异视角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效果综合评价第102-128页
    6.1 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效果分析第103-115页
        6.1.1 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效果客观指标第103-104页
        6.1.2 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效果主观指标第104-105页
        6.1.3 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效果综合指标第105-115页
    6.2 数据说明和变量选择第115-118页
        6.2.1 调查概况第115页
        6.2.2 样本描述第115-117页
        6.2.3 变量选择第117-118页
    6.3 研究方法与理论模型第118-121页
        6.3.1 零模型第119-120页
        6.3.2 随机截距模型第120-121页
    6.4 实证结果与分析第121-126页
        6.4.1 零模型估计结果第121页
        6.4.2 随机截距模型的估计结果第121-125页
        6.4.3 农户收入差异稳健性检验第125-126页
    6.5 小结第126-128页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第128-134页
    7.1 研究结论第128-131页
    7.2 农户收入差异视角下提高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效果的政策建议第131-134页
第八章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134-135页
参考文献第135-143页
致谢第143-144页
作者简介第144页

论文共1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农户合作行为研究
下一篇:中国茶树炭疽菌系统发育学研究及茶树咖啡碱抗炭疽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