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1 前言 | 第12-22页 |
·小麦高产与超高产育种 | 第13-16页 |
·小麦高产与超高产概述 | 第13-14页 |
·超高产小麦的高产群体结构 | 第14-16页 |
·密度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16-17页 |
·种植密度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 第16-17页 |
·种植密度对小麦分蘖成穗的影响 | 第17页 |
·种植密度对倒伏能力的影响 | 第17页 |
·播期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17-19页 |
·播种时期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 第17-18页 |
·播种时期对小麦分蘖成穗的影响 | 第18-19页 |
·土壤条件对小麦的影响 | 第19页 |
·土壤质地和厚度 | 第19页 |
·土壤肥力 | 第19页 |
·气候条件对小麦的影响 | 第19-20页 |
·小麦品质改良研究 | 第20-22页 |
·我国小麦品质改良的现状 | 第20页 |
·影响小麦品质的因素 | 第20-21页 |
·环境生态条件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 第20-21页 |
·土壤条件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 第21页 |
·我国小麦品质改良途径 | 第21-22页 |
·加强优质小麦品种选育,重视各项品质指标的综合改良 | 第21-22页 |
·加大优质资源的利用, 拓宽育种途径, 实现品质和产量的突破 | 第22页 |
·建立优质小麦基地,规模种植,区域化布局 | 第22页 |
·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小麦品质测试中心 | 第22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22-27页 |
·供试材料 | 第22-23页 |
·试验方法 | 第23-24页 |
·密度试验 | 第23页 |
·播期试验 | 第23-24页 |
·测定项目及标准 | 第24-26页 |
·性状 | 第24-25页 |
·抗性 | 第25页 |
·品质 | 第25页 |
·土壤 | 第25-26页 |
·技术路线 | 第26页 |
·数据分析 | 第26-2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7-39页 |
·山农22号种植密度 | 第27-35页 |
·不同种植密度的产量及性状表现 | 第27-29页 |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第27-28页 |
·主要农艺性状 | 第28-29页 |
·不同试验点产量及性状表现的变化 | 第29-31页 |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第29-31页 |
·主要农艺性状 | 第31页 |
·山农22号的抗性 | 第31-33页 |
·山农22号不同试验点土壤元素差异与产量关系 | 第33-34页 |
·山农22号不同试验点品质表现与土壤元素含量及产量关系分析 | 第34-35页 |
·山农22号的播期试验 | 第35-39页 |
·不同播期产量及构成因素分析 | 第35-37页 |
·不同播期性状表现 | 第37-38页 |
·不同播期小麦生长发育时期的差异 | 第38-39页 |
4 讨论 | 第39-42页 |
·山农22号合理种植密度的产量及性状表现 | 第39-40页 |
·山农22号产量及性状表现的稳定性 | 第40-41页 |
·山农22号不同试验点土壤及品质性状 | 第41页 |
·山农22号不同播期产量及农艺性状 | 第41-42页 |
5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2-53页 |
山东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成绩单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