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吡唑醚菌酯拌种对玉米生理特性及土壤微生物的影晌

中文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1 前言第13-23页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应用现状第14-17页
     ·吡唑醚菌酯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第16-17页
   ·三唑类杀菌剂的应用现状研究第17-19页
     ·戊唑醇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第18-19页
   ·种衣剂的定义及特点第19页
   ·玉米种衣剂的应用及研究现状第19-21页
     ·种衣剂对玉米发芽的影响第19-20页
     ·种衣剂对玉米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第20页
     ·种衣剂的保产增产效果第20页
     ·种衣剂的防病治虫效果第20-21页
   ·农药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第21-22页
     ·农药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第21-22页
     ·农药对土壤呼吸强度的影晌第22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2-23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3-35页
   ·供试药剂、试剂及主要仪器第23-25页
     ·供试药剂、试剂第23-24页
     ·主要仪器第24-25页
     ·供试玉米品种第25页
     ·供试药剂第25页
     ·供试土壤第25页
   ·试验设计第25-28页
     ·沙培条件下吡唑醚菌酯拌种对玉米种子活力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第25-26页
     ·吡唑醚菌酯拌种对玉米种子萌发以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第26页
     ·温室盆栽条件下吡唑醚菌酯拌种对玉米的生长影响第26-27页
     ·吡唑醚菌酯对土壤呼吸作用的影响第27页
     ·吡唑醚菌酯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第27-28页
   ·测定项目及方法第28-35页
     ·α-淀粉酶活性的测定第28-29页
     ·籽粒中还原糖含量测定第29-30页
     ·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测定第30页
     ·叶绿素含量测定第30-31页
     ·根系活力测定第31页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第31页
     ·相对电导率的测定第31-32页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测定第32-33页
     ·MDA含量的测定第33页
     ·RuBP羧化酶(RuBPCase)和PEP羧化酶(PEPCase)活性的测定第33-34页
     ·土壤酶活性测定第34-35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5-61页
   ·不同浓度吡唑醚菌酯拌种对沙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第35-40页
     ·对发芽势的影响第35-36页
     ·对发芽率的影响第36页
     ·对发芽指数的影响第36-37页
     ·对活力指数的影响第37页
     ·对玉米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37-38页
     ·对玉米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第38页
     ·对玉米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第38-39页
     ·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第39-40页
   ·吡唑醚菌酯拌种对玉米种子萌发以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第40-47页
     ·吡唑醚菌酯拌种对玉米生长过程中重量等指标变化的影响第40-44页
       ·吡唑醚菌酯拌种对玉米单株鲜重变化的影响第40-41页
       ·吡唑醚菌酯拌种对玉米籽粒干重变化的影响第41页
       ·吡唑醚菌酯拌种对玉米根长变化的影响第41-42页
       ·吡唑醚菌酯拌种对玉米株高变化的影响第42-43页
       ·吡唑醚菌酯拌种对玉米地上鲜重变化的影响第43页
       ·吡唑醚菌酯拌种对玉米根鲜重变化的影响第43-44页
     ·吡唑醚菌酯拌种对玉米种子生理活性的影响第44-47页
       ·对种子 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第44-45页
       ·对种子还原糖含量的影响第45页
       ·对种子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第45-46页
       ·对种子相对电导率的影响第46-47页
   ·温室盆栽条件下吡唑醚菌酯拌种对玉米生长的影响第47-56页
     ·对玉米幼苗生长性状的影响第47-48页
     ·对玉米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第48页
     ·沙培及盆栽条件吡唑醚菌酯拌种对玉米幼苗生理活性的影响第48-56页
   ·吡唑醚菌酯对土壤微生物呼吸作用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第56-61页
4 讨论第61-67页
   ·吡唑醚菌酯拌种对玉米种子萌发及种子活力的影响第61-62页
   ·吡唑醚菌酯拌种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第62页
   ·吡唑醚菌酯拌种对玉米幼苗保护酶及抗逆性物质的影响第62-64页
   ·吡唑醚菌酯拌种对玉米幼苗光合酶活性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第64页
   ·吡唑醚菌酯对土壤微生物呼吸作用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第64-67页
     ·吡唑醚菌酯、嘧菌酯对土壤微生物呼吸强度的影响第64-65页
     ·吡唑醚菌酯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第65-67页
5 结论第67-69页
   ·吡唑醚菌酯对玉米拌种的最佳剂量以及拌种应用的可行性第67页
   ·吡唑醚菌酯拌种对玉米种子萌发各项生理指标的影响第67-68页
   ·吡唑醚菌酯拌种对玉米幼苗保护酶活性及抗性物质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第68页
   ·对玉米光合酶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第68页
   ·吡唑醚菌酯对土壤微生物以及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第68-69页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81页
致谢第81-82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硬粒小麦—粗山羊草DH群体的创建及致死基因NetJingY176的定位
下一篇: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山农22号适宜密度及播期配套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