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绪论 | 第10-35页 |
(一)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5页 |
1. 中国赴美交换生概况 | 第10-12页 |
2. 问题提出 | 第12-14页 |
3.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二) 核心概念解析 | 第15-18页 |
1. 留学生和交换生 | 第15-17页 |
2. 跨文化交际的界定 | 第17-18页 |
(三)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8-26页 |
1. AUM理论提出及其理论基础 | 第18-19页 |
2. AUM理论概述 | 第19-20页 |
3. AUM理论的核心概念 | 第20-23页 |
4. 焦虑/不确定性管理理论模型 | 第23-26页 |
(四) 文献综述 | 第26-31页 |
1. 国际交换生的研究 | 第26-27页 |
2. 对跨文化交际的研究 | 第27-30页 |
3. 文献评价 | 第30-31页 |
(五)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31-35页 |
1. 研究思路 | 第31-33页 |
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33-34页 |
3. 本研究方法的局限性 | 第34-35页 |
一、中国高校赴美交换生的跨文化交际现状 | 第35-52页 |
(一) 中国高校学生赴美交换动机与原因 | 第35-38页 |
1. 留学生归国政策 | 第35-36页 |
2. 交换生项目特有的吸引力 | 第36-38页 |
(二) 中国高校赴美交换生的跨文化交际状况 | 第38-48页 |
1. 中国高校赴美交换生与美籍学生交流时产生的跨文化交际顾虑 | 第38-45页 |
2. 中国高校赴美交换生与美籍教师交流时产生的跨文化交际顾虑 | 第45-48页 |
(三) 美籍学生面对中国交换生时的跨文化交际状况 | 第48-49页 |
(四) 美籍指导教师面对中国交换生时的跨文化交际状况 | 第49-52页 |
1. 美籍指导老师在课堂内面对中国学生时的交际状况 | 第49-50页 |
2. 美籍指导老师在课外面对中国学生时的交际状况 | 第50-52页 |
二、中国高校赴美交换生的跨文化交际现状分析 | 第52-58页 |
(一) 影响交换生跨文化交际各关键点分析 | 第52-55页 |
1. 动机因素 | 第52-53页 |
2. 知识因素 | 第53页 |
3. 技能因素 | 第53-54页 |
4. 自我因素 | 第54-55页 |
(二) 各关键点对跨文化交际影响方式探究 | 第55-58页 |
三、促进中国高校赴美交换生有效跨文化交际的对策 | 第58-64页 |
(一) 树立正确的跨文化交际动机 | 第58-59页 |
(二) 提高语言知识能力以增强交往自信 | 第59-60页 |
(三) 了解文化差异并培养文化融合意识 | 第60-62页 |
(四) 作为交换生清晰的自我定位 | 第62-64页 |
四、结论与启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1. 中文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2. 英文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附录A 研究邀请函 | 第71-73页 |
附录B IRB | 第73-75页 |
附录C 人口调查问卷 | 第75-79页 |
附录D 访谈提纲 | 第79-81页 |
附录E 访谈提纲(中文) | 第81-8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