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1 绪论 | 第8-16页 |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研究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 ·概念研究 | 第9-11页 |
| ·大学生村官 | 第9-10页 |
| ·农民专业合作社 | 第10-11页 |
| ·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需求研究 | 第11页 |
| ·大学生村官人才优势研究 | 第11-12页 |
| ·大学生村官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研究 | 第12-14页 |
| ·大学生村官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类型 | 第12页 |
| ·大学生村官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的作用 | 第12-13页 |
| ·大学生村官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缺陷 | 第13-14页 |
| ·研究理论基础 | 第14页 |
| ·精英理论 | 第14页 |
| ·职业化理论 | 第14页 |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6页 |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2 青岛市大学生村官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情况 | 第16-26页 |
| ·样本选取 | 第16页 |
| ·调查设计 | 第16-17页 |
| ·调查数据统计 | 第17-26页 |
| ·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大学生村官的需求情况 | 第17-19页 |
| ·大学生村官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愿望情况 | 第19-20页 |
| ·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学生村官的特征状况 | 第20-22页 |
| ·大学生村官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状况 | 第22-24页 |
| ·大学生村官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原因 | 第24-26页 |
| ·实现“自我价值” | 第24页 |
| ·拓宽就业渠道 | 第24-25页 |
| ·政府政策支持 | 第25页 |
| ·创业条件优越 | 第25-26页 |
| 3 青岛市大学生村官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效与问题 | 第26-34页 |
| ·参与成效 | 第26-30页 |
| ·大学生村官取得的成效 | 第26-27页 |
| ·拓宽服务期结束后就业渠道 | 第26页 |
| ·创新人才培养和锻炼模式 | 第26-27页 |
| ·农民专业合作社取得的成效 | 第27-30页 |
| ·为合作社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 第27-28页 |
| ·提升了合作社的技术接受能力 | 第28页 |
| ·提高了合作社的决策水平和运行能力 | 第28-29页 |
| ·增强了合作社的聚合水平 | 第29页 |
| ·提高了合作社的经济效益 | 第29-30页 |
| ·遇到的问题 | 第30-34页 |
| ·创业资金严重缺乏 | 第30-31页 |
| ·就职农业任职偏见 | 第31页 |
| ·农业技能比较匮乏 | 第31-32页 |
| ·现有制度缺乏长期效应 | 第32-34页 |
| 4 完善大学生村官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对策分析 | 第34-37页 |
| ·加强资金扶持 | 第34页 |
| ·准确规划定位 | 第34-35页 |
| ·健全激励机制 | 第35页 |
| ·完善合作社管理体制机制 | 第35页 |
| ·明确人才目标 | 第35-36页 |
| ·加大培训力度 | 第36-37页 |
| 5 结论 | 第37-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 附录 | 第41-43页 |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