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12页 |
| Abstract | 第12-14页 |
| 缩略词表 | 第14-16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6-21页 |
| ·肝脏与免疫 | 第16-17页 |
| ·肝脏的免疫耐受 | 第17-18页 |
| ·ALR与免疫 | 第18-19页 |
| ·基因治疗 | 第19-20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ALR微环载体的制备及表达 | 第21-34页 |
| ·实验材料 | 第21-23页 |
| ·工程菌与实验动物 | 第21页 |
| ·主要试剂 | 第21-22页 |
| ·试剂盒 | 第22页 |
| ·培养基及溶液 | 第22-23页 |
| ·主要仪器 | 第23页 |
| ·实验方法 | 第23-29页 |
| ·ALR微环真核表达载体的大量制备 | 第23-25页 |
| ·ALR微环真核表达载体的酶切鉴定 | 第25页 |
| ·水动力转染 | 第25页 |
| ·ALR表达的检测 | 第25-29页 |
| ·实验结果 | 第29-30页 |
| ·ALR微环真核表达载体的酶切鉴定结果 | 第29-30页 |
| ·ALR水动力转染的表达结果 | 第30页 |
| ·讨论 | 第30-34页 |
| 第三章 免疫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 第34-40页 |
| ·实验材料 | 第34页 |
| ·实验动物 | 第34页 |
| ·试剂及试剂盒 | 第34页 |
| ·实验方法 | 第34-37页 |
| ·Con A诱导小鼠产生免疫性肝炎 | 第34-35页 |
| ·采集血液标本和动物观察 | 第35页 |
| ·测定血清转氨酶(ALT、AST) | 第35页 |
| ·测定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6,IFN-γ) | 第35-37页 |
| ·实验结果 | 第37-38页 |
| ·小鼠一般状态 | 第37页 |
| ·血清转氨酶的测定结果 | 第37-38页 |
| ·血清炎性因子的测定结果 | 第38页 |
| ·讨论 | 第38-40页 |
| 第四章 ALR对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 第40-59页 |
| ·实验材料 | 第40-42页 |
| ·实验动物与工程菌 | 第40页 |
| ·主要试剂与试剂盒 | 第40-41页 |
| ·引物 | 第41-42页 |
| ·主要仪器 | 第42页 |
| ·实验方法 | 第42-47页 |
| ·微环DNA大量提取 | 第42页 |
| ·实验动物ALR转染和Con A诱导造模 | 第42-43页 |
| ·血清转氨酶(ALT、AST)含量测定 | 第43页 |
| ·血清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IFN-γ)含量测定 | 第43页 |
| ·肝脏RNA分析 | 第43-45页 |
| ·肝脏蛋白Western blot分析 | 第45页 |
| ·肝脏淋巴细胞的分离 | 第45-46页 |
| ·流式细胞分析 | 第46-47页 |
| ·统计学方法 | 第47页 |
| ·实验结果 | 第47-55页 |
| ·转染过程中动物的一般状态 | 第47页 |
| ·高剂量Con A存活实验结果 | 第47-48页 |
| ·肝脏中ALR的测定结果 | 第48页 |
| ·血清转氨酶的测定结果 | 第48-49页 |
| ·血清中促炎性细胞因子的测定结果 | 第49-50页 |
| ·肝脏中促炎性细胞因子mRNA的测定结果 | 第50页 |
| ·ALR对肝脏趋化因子的影响 | 第50-51页 |
| ·ALR对肝脏淋巴细胞分型的影响 | 第51-53页 |
| ·ALR对肝脏中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 第53页 |
| ·ALR对肝脏中JNK和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 | 第53-54页 |
| ·肝脏中iNOS的变化 | 第54-55页 |
| ·讨论 | 第55-59页 |
| ·ALR对炎性细胞因子和iNOS的影响 | 第55-56页 |
| ·ALR对T淋巴细胞分型的影响 | 第56页 |
| ·ALR对趋化因子的影响 | 第56-57页 |
| ·ALR对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 第57页 |
| ·ALR对JNK和p38 MAPK的影响 | 第57-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6页 |
| 全文总结 | 第66-67页 |
| 论文发表情况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附件 | 第69-76页 |
| 学位论文自愿预先检测申请表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