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中“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实施效果的研究分析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0页 |
1 引言 | 第10-13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0-11页 |
·新课改的要求 | 第10页 |
·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 第10-11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1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学案导学模式的概述 | 第13页 |
·学案导学的概念 | 第13页 |
·学案与教案和题案的区别 | 第13-14页 |
·学案导学模式教学的基本特征 | 第14页 |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优势 | 第14-15页 |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第14页 |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第14-15页 |
·锻炼合作能力 | 第15页 |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 第15-17页 |
·建构主义理论 | 第15页 |
·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 第15-16页 |
·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16页 |
·有意义学习理论 | 第16页 |
·哲学依据 | 第16-17页 |
3 学案导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 | 第17-24页 |
·学案导学的设计原则 | 第17页 |
·学案导学的设计步骤 | 第17-18页 |
·学案导学课堂的实施过程 | 第18-24页 |
4 研究思路与设计 | 第24-25页 |
·研究对象 | 第24页 |
·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5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25-39页 |
·访谈分析 | 第25-30页 |
·教师访谈分析 | 第25-28页 |
·学生访谈分析 | 第28-30页 |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讨论 | 第30-32页 |
·学生成绩变化分析 | 第32-39页 |
·学生成绩对比 | 第32-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6 问题与对策 | 第39-43页 |
·实施准备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 第39-40页 |
·学校缺少制度保障。 | 第39页 |
·教师能力不足,观念落后 | 第39-40页 |
·学生适应性差。 | 第40页 |
·编制学案中的问题及对策 | 第40-41页 |
·学案编写分工不明 | 第40页 |
·学案编制抄袭现象严重 | 第40页 |
·学案学习目标表述不明确 | 第40-41页 |
·“学案”变成“习题案” | 第41页 |
·预习题出题顺序杂乱 | 第41页 |
·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 第41-43页 |
·教学过程随意 | 第41页 |
·教学过程死板 | 第41-42页 |
·小组合作讨论环节收获不大 | 第42-43页 |
7 研究反思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附件1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