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必大记体文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0页 |
绪论 | 第10-15页 |
(一)关于周必大的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4页 |
(二)周必大记体文的研究价值与意义 | 第14-15页 |
一 记体文界定及周必大记体文的创作分期 | 第15-26页 |
(一) 记体文界定、分类与宋代记体文的繁荣 | 第15-21页 |
1.记体文的界定与分类 | 第15-16页 |
2.宋代记体文的繁荣 | 第16-21页 |
(二) 周必大记体文的创作分期 | 第21-26页 |
二 周必大记体文的思想内容 | 第26-42页 |
(一) 亭堂楼阁记 | 第26-34页 |
1.描摹循吏形象,阐述“简静之政”理念 | 第26-29页 |
2.追慕先贤名士,宣扬美行 | 第29-31页 |
3.哲理思想 | 第31-34页 |
(二)学记 | 第34-37页 |
1.学校教育的重要性 | 第35-36页 |
2.批判“美而不实”,注重内在实质 | 第36-37页 |
(三)寺观记 | 第37-42页 |
三 周必大记体文的特点及成因 | 第42-54页 |
(一)周必大记体文的特点 | 第42-45页 |
1.广博严谨,有理有据 | 第42-44页 |
2.善于“用典”,平易之语蕴藏典雅之气 | 第44-45页 |
(二)周必大记体文特点成因 | 第45-54页 |
1.温厚严谨的个性 | 第46-48页 |
2.刚直耿介且重“德”的品格 | 第48-50页 |
3.江山之助 | 第50-54页 |
四 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附录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